作者:keledoll
预测未来可能是人类最喜欢从事的工作之一,甚至有人把这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或产业,中国有算命占卜扶乩问米,西方有占星颅相学还有各式各样末世预言。即便科学界也有不少人喜欢从事预言的工作。然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预测自己未来的情绪的感受上,的确是菜鸟级别的。
Dan Gilbert和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发现这种“高估某个经历产生的情绪体验的强度和影响的时间”的现象十分普遍,他把这种现象称作“影响力偏差”。 大学生会以为选中或选不中自己称心的宿舍会让自己非常开心或伤心,而事实上这个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大;刚失恋的人以为自己会伤心很久,但2个月后其实也没他们想象中那么肝肠寸断;女人高估了自己怀孕测试结果不如人愿时的不开心程度;那些没拿到终身教授职位的老师以为自己会抱憾终身,其实5年后他们也始终没多大变化。简而言之,实际上无论十年后的你富可敌国或是穷困潦倒,其实你的快乐指数未必和现在差得太多。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呢?还是我们大脑的各种bug在作怪。
被困在一个叫现在的笼子里
当我们尝试预测未来的感受时,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未来的发生某件事情后自己会有怎样的反应。你可能会觉得人类的想象力简直是伟大的产物——登陆月球、远程手术、纳米机器人,更不要提《盗梦空间》《阿凡达》或是《三体》这样超越时代的想象力作品。但是,想象力或许是个比你想象中更乏善可陈的家伙。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它总是利用当前的感受对未来进行推测。比如有一项研究让健身中心的人想象自己在远足时在森林迷路,让他们预测自己是感到更饿呢还是更口渴。一部分人是刚从跑步机下来进行预测,另一部分人先喝口水再来预测。结果就发现,干渴组(92%)中预测自己口渴的人大大地高于喝水组(62%)。另外一项调查是通过打电话问居住在美国不同地区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的满意程度,结果就发现如果被调查者那个城市当天万里无云,阳光灿烂,他们的满意度就更高;如果是乌云盖顶,那么他们就觉得生活其实也不那么快乐。
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可能更有说服力。假设今天你发现钱包丢了,女/男朋友又和你闹分手,你今晚还得赶着做个明天拜访客户要用的报告出来,那么你可能一晚上都在抱怨这个客户如何如何抠门又诸多要求,好难期待明天的会面有什么好结果。但是如果你今天刚刚享受完一顿法国大餐,然后和女/男朋友OOXX一顿之后,你可能会期待明天跟客户的会面会来个开门红。
想象未来时的感觉通常只是我们对现在发生事情的反应,而不是真正基于对未来的这一事件本身的预测。
记忆不靠谱
“如果让你花50元买一罐可乐,你觉得值吗?”
这是个在5秒钟之内测试你IQ的题目。估计你不假思索就会给出答案。不过,请你想象我们现在这个高得惊人的CPI上涨了10倍,买棵菜都要30元的时候;或者是一个人在荒野中徒步,弹尽粮绝却突然出现一个小卖部。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可能也是一个好买卖呢?但是,我想你刚刚估计没有想到这些情况,没想到就对了,因为回忆过去要比想象新的情况简单得多。在你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以前买一罐可乐就是花3-5元,以此作参照来对未来自己的感受作出判断。这种方法也是我们大脑爱走的捷径。
Dan Gilbert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比如说,假设你的钱包里有一张20美元的钞票还有一张面值20美元的演唱会入场券,但是,在你到达演唱会现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在路上弄丢了入场券。你会重新购买一张门票吗?大部分人都会说不。现在,请设想你钱包里有两张20美元的钞票,在到达演唱会现场时,你发现自己在路上弄丢了一张钞票。你会购买演唱会门票吗?大部分人会说是。
稍微动脑筋想想:你丢失的都是20美元(一张入场券或者一张钞票),而且你都要决定是否要花钱包里省下的钱来购买一张入场券。然而,因为坚持将现在同过去进行比较的偏好,我们对这两个功能完全一致的情况作出了不同的分析。在弄丢了20美元,并第一次考虑要购买一张入场券的时候,这场演唱会是没有过去的,所以,我们正确地将看演唱会同其他可能性进行了比较(花20刀看场演唱会呢?还是买一套心仪的漫画书)。但是,如果我们丢掉的是之前买的演唱会门票,并考虑重新买一张,那么这场演唱会就是有过去的,所以我们将现在看一场演唱会的代价(40美元)同过去的代价(20美元)进行比较,我才不要花多一倍的钱看场演唱会呢。
- [图片来源:http://video.ted.com/talk/podcast/2005G/None/DanGilbert_2005G-480p.mp4]
这种过去做某件事情的感受会成为一个参考的坐标,当你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带来的情绪体验做预测的时候,就会用到。但是未来的情况其实很多都会发生变化,那么是不是应该更深入地想想其他的可能性,而不是老是受到过去的牵绊呢?
另外一个在情绪预测上的错觉就是锚定效应(focalism),只孤立地看到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信息的影响,而没想到其他的因素。想象如果你中了500万,那么你对一年后的生活会更满意吗?中了500万是件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啊,不要说1年,可能未来10年都会生活如意。可是你有没有想过,1年后,除了中巨奖这件事情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到你的快乐程度。比如你可能会因为自己有那么大笔钱担惊受怕,害怕有人来谋财害命;又或者是会生病不舒服,又或者为怎样合理分配这笔钱而烦恼,你的老婆/老公可能要跟你闹离婚。总而言之,当你思考未来的某一刻你的感受时,你可能会认真地分析这件事情本身,但是却忽略掉了其他可能影响你的情绪感受的因素。即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这种局限性,就决定了我们很难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测。
时间近视眼
即便你已经了解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未来始终跟毕加索的画一样——是抽象的代名词。在视觉知觉中,我们都知道近大远小的原则啦,越是远处的东西看上去就越少。那么现在我们又来做一条IQ题,图A中,究竟哥斯拉还是超人比较高?相信大家都会觉得这个题目侮辱你的智商,当然是超人比较高大英俊啦。但是假如哥斯拉和超人站在离你1公里外的地方决斗,如图B。那么你还能那么快给出答案吗?很明显,越是远处,哥斯拉和超人身高的差距就没那么明显啦。这个就好像近视眼,而我们对于时间的估计也有这种近视眼,越是离我们接近的事情,我们的估计就越准确,而越远的事情就显得模模糊糊,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
一项研究让志愿者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做出选择,今天给你50美元,明天给你60美元。大部分人倾向于等多1天多拿10美元。不过再设想这样的状况,今天给你50美元,1个月后给你60美元,大部分会选择前者,那当然我希望现在就拿到钱嘛,有点担心夜长梦多;但如果情况变为12个月后给你50美元,13个月后给你60美元,情况就反过来了,倾向于选择等多1个月的人就更多。这跟哥斯拉和超人的身高问题原理是相似的,时间离我们越近的两个事情进行比较,因为可以更加具体的了解细节,你就会做出更周密的比较和判断,但当事件发生在很久以后的将来,我们对自己那时候会有什么反应实际上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既然事情怎样发生你都不知道,那就更别提对那时候的情感作出判断了。
你的内心比你想象中强大
失恋、失业、背负巨债、家人离世……这些事情可以让你生不如死,日日以泪洗脸,想到都心酸。但是你会伤心多久呢?你可能会觉得是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实际上你实在太低估自己的复原能力了。
其实我们的内心是很强大的,当遇到让你不开心的事情,会有一套叫做心理免疫系统的东西在起作用,你可能会把事情合理化或者采取各种方式去应对这种变数。比如失恋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你会开始对自己说“我会遇到更好的。”或者是“其实生命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又有人会觉得“ta放弃我是ta走宝啦。”然后几个月,几个星期或者几天后就又变成一条好汉。
我们无意识的“阿Q精神”会让我们更快走出痛苦的过去的阴影,但我们往往在对忽略自己的这种强大的心理免疫力。所以在对未来那些糟糕的事情的预测上,你总是会倾向于更被悲观一点;而对于那些可能让你很high的事情,你就立刻变身成为超乐观主义者。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想知道未来怎样的事情会让你更快乐。十年后的我会变成怎样。本文的宗旨看似是告诉你对情绪的预测比国家气象局的预测不靠谱多了,但这里并不是为了打击你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只是想告诉你,你的想象力没你想象的那么丰富,未来也不是那么好预测的。不过未来不就是因为未知才有趣吗?
参考文献:
Gilbert, D.T., Pinel, E.C., Wilson,T.D., Blumberg, S.J., & Wheatley,T. (1998). Immune neglect: A source of durability bias in affective forecast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 617-638.
Wilson,T.D., Wheatley, T. P., Meyers, J. M., Gilbert, D. T., & Axsom, D. (2000). Focalism: A source of durability bias in affective forecast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821-836.
Wilson,T.D. & Gilbert,D.T.(2005). Affective forecasting: Knowing what to wan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 131-134.
推荐资料:
TED演讲:
- Dan Gilbert:Why you are happy? http://www.ted.com/talks/dan_gilbert_asks_why_are_we_happy.html
- Dan Gilbert Mistaken Expectation http://www.ted.com/talks/lang/eng/dan_gilbert_researches_happiness.html
《撞上快乐》 丹尼尔?吉尔伯特著 张岩译 2007年7月 中信出版社
本文已发表于 果壳网 心事鉴定组主题站 《十年后的我会过上快乐的生活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