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不止

本文来源于财新《新世纪》 2011年第38期 出版日期2011年09月26日 订阅《新世纪》|注册财新网
   发达经济增速维持在1%-2%左右,通胀为3%-5%;而新兴经济增速约为4%-6%,通胀为5%-10%。全球滞胀可能会维持十年
谢国忠

 

  全球危机业已转为长期危机。欧元区应对债务危机之策,只不过是又贴上了一片创可贴,缓解眼前疼痛罢了。美联储有望推行的第三轮量化宽松和奥巴马政府447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也是如此。结构问题和债务问题正在影响着全球经济。两者很难在短期内解决。

  有人预期欧债危机比美国严重,这是错误的。欧元区负债与财政赤字比美国低很多。当政府耗尽了可以遏制危机的资源后,就会让欧洲央行印刷钞票解决危机。欧元区危机会持续,但不会像次贷危机那样爆发。

  欧美“创可贴”式措施可能刺激股票等风险资产升值。跟以前一样,这次升值持续时间也将较短,可能只有三个月。再次出现的危机将催生资产市场的短周期。

  发达经济增速维持在1%-2%左右,通胀为3%-5%;而新兴经济增速约为4%-6%,通胀为5%-10%。全球滞胀可能会维持十年。

  赌通胀可能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好的投资方式。虽然金价正在企稳,但其牛市还没有结束。能源与农业也在同样的牛市趋势上运行。向新兴市场进行销售的跨国企业可能会有很好的发展。

债务陷阱

  希腊即将破产的预期导致金融市场新一轮动荡。欧元区银行,尤其是法国和德国银行,持有大量的希腊债券。恐惧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不愿意相互拆借,二是股价暴跌。这些银行股价的崩盘让投资者想到雷曼垮台前的情况。

  希腊债券的价格几乎已经肯定预示希腊要破产,但是,会计规则规定,在希腊正式破产前,银行不用将希腊债券确定为损失。所以,即便这些银行可能已经破产,它们现在还不用筹集资本。欧洲其他国家对于希腊债务危机还没有达成一致,正是因为这一会计因素。

  希腊正处于恶性循环。随着削减开支以降低财政赤字,其经济江河日下,税收收入下降得更厉害,所以无法完成欧盟第二次援助中规定的赤字目标。欧盟已经将第二次援助的下一批80亿欧元的注资推迟到下月交付。要想避免希腊破产,这笔钱是必需的。希腊不可能完成目标,所以欧盟或者降低门槛,或者放弃希腊。

  市场正在等待破产。希腊破产不可避免。债务黑洞太深了,希腊难以自拔。我认为不会是下个月,因为欧洲的银行还没准备好。法德政府必须采取行动强化其银行,否则破产带来的混乱将造成毁灭性打击。

  如果你听到法国和德国采取行动增加银行的资本储备,那么希腊破产也就指日可待了。

  金融危机源自过去金融市场的错误。以欧洲而言,由于对推出欧元的预期,以及在欧元推出之后,债券市场将德国的利率传导给南欧经济体,导致后者在信贷支持下需求过旺,进而推动德国出口快速增长。通过以伦敦为中心的金融市场,德国的贸易顺差又传导到那些缺少现金的南欧国家,完成了一个循环。金融市场虽然流动性充足、24小时交易,但效率极低,并且会导致全球范围的灾难,灾难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还是那些市场,现在却要求南欧经济体表明将如何偿还巨额债务。由于这些国家没有足够快地回复市场要求,其国债利率飙升。一旦利率足够高,任何债务人都会破产。南欧国家就在这样一条自我实现的破产之路上越走越远。

  比如,意大利国债是其GDP的120%。当利率为3%的时候,貌似还可以承受,市场也并不担心,愿意让它延期偿还本金。当利率涨到6%的时候,利息重担就无法承受了,市场也不再愿意继续让其延期偿还本金了。恶性循环可能很快导致破产。

  这给所有过于依赖金融市场的国家一个教训。钱可能来得很容易,但当你最需要它的时候,它可能就跑掉了。代价是灾难性的。利率居高不下,可能会吸干意大利这样的经济体的资本,将其拖入发展中国家之列。

  过去几年,中国地方政府也在走同一条路。它们借了很多债,因为预期地价的不断上升会使其有钱还债。尽管世界各地房地产市场支离破碎,但这种预期在中国仍然非常强烈。

  大多数中国地方政府都难以偿还债务。城市化需要规模经济。只有少数城市处于人口、就业、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加的良性循环。那些花了很多钱,希望吸引外来人口增加就业的城市,很多最终都会失望。

结构问题

  金融市场的错误导致了发达国家的债务泡沫。这种情况之所以被容忍,是因为就竞争力而言,发达国家渐渐不敌发展中国家。泡沫恰好填补了全球化带来的就业缺口。关键的挑战在于如何解决结构问题。不然,危机永远不会停止。

  欧美面临同样的问题。全球化导致同类工作的工资均等化。过去,一个人的出生地差不多就可以决定他或她的生活水平。信息革命和全球化使得国际公司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雇用工作人员,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工作。对于全世界而言,这提高了效率,亦即蛋糕整体变大了。这对那些与新兴国家的工人竞争的发达国家的工人产生了空前剧烈的影响。

  在欧洲内部的劳动分工中,南欧各经济体主要承担劳动密集型产业。全球化之前,一切都很顺利。债务泡沫使它们可以将债务转化为收入,从而保持生活水平。希腊的泡沫集中在通过政府发行债券来支撑的就业领域。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则将外国流动性变成了本国劳动力收入。

  欧洲债务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存在一年半了,看上去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法国和德国决定再次给其银行注资,不确定性将暂时消失。但是,欧洲需要长期实行财政紧缩的事实,将会导致未来政治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本地人口不断老龄化,以及新兴经济体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遏制了欧洲的增长潜力。欧洲必须节俭才能收支平衡,也就是说,欧洲人必须接受生活水平大幅下滑,降低福利、提高税收或提高退休年龄。过去十年,德国已经做到了这些,其他国家必须效仿。但这非常困难。许多欧元区国家的百姓拒绝降低生活水平,给各自的政府施压,试图另寻出路。但另一条出路就是更多举债,终将导致更多危机。

  美国跟欧洲相似。其经济中有一部分类似于南欧。美国失业率高企,更多是由于全球化的现实,而不是国内需求不足。奥巴马政府的刺激政策不会解决问题。

  增长低迷和失业率高企将会在未来十年纠缠着发达国家经济体,挥之不去。德国也在劫难逃。未来发达经济体的政策方向应该是紧缩而不是刺激。

  未来十年发达经济体面对的经济困难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伦敦式骚乱可能蔓延到西方其他主要城市。这将使其难以用政策措施来应对财政赤字。因此,当前的危机会持续很长时间。

出路何在

  大众仍然期待着全球经济能像过去一样复苏。这不可能。全球经济下一个上升周期必须由新兴经济体引领。但是,此前其增长主要依赖出口。除非它们改变增长模式,否则,全球经济仍将一蹶不振。

  以当前汇率计算,发达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为70%,新兴经济体的比重为30%。但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两者几乎不相上下。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长模式今后将难以为继,因为它们比以前大太多了。

  新兴经济体必须从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转为消费带动增长,这样全球经济才能重获发展势头。但是,新兴经济体的收入水平目前还太低,无法转为消费模式。捷径在于吸引跨国企业大量投资,从而快速提高收入。由于政治风险不断上升,需求低迷,跨国企业不安于欧美,希望寻找新家。东亚,尤其是中国,条件有利,可以成为跨国企业的新家。

  德国、东亚和石油出口国都拥有大额贸易顺差。随着欧洲债务危机降低德国主要贸易伙伴的需求,其贸易顺差将会减少。石油出口国的经济较为单一,不适合跨国企业落户。只有东亚拥有劳动力、增长潜力和资本盈余,足以吸引跨国企业。

  一旦跨国企业落户东亚,其投资规模将足以让东亚消费者过上西方的生活。投资过程将提高亚洲工人工资至西方水平。他们随之拥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让这些投资有所回报。这将是构建新的全球经济的大工程。

  中国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这样做。

  中国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将其贸易顺差投入全球经济,以使其正常运转。吸引跨国企业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是全球经济复苏的第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这符合中国的利益。

  作者为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