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梅:价值导向
(2011-10-02)
早报导读 |
● 韩咏梅
练习曲
最近有很多收集民意的对话会,关于交通、住屋、移民、教育,不一而足。毫无意外地,大家更敢于表达自己对政策和现状的不满,而其中一个针对住房的对话会很有意思。
一群30岁左右的年轻人出席这次对话,让他们说出心目中想购买的第一间组屋是几房式?愿意拿出自己薪金的什么百分比来购房?对话会上也说明了组屋的成本、包括地价、建筑成本等背景资料。
对话会上几乎每个人希望拥有的第一间组屋都是五房式的,可是以一对大专毕业、双薪夫妇的收入计算,工作几年,筹备结婚、计划买车、一年出国旅游两次、每个星期上一次餐馆,除去这些开销后,可以拿出来轻松支付房贷的钱,只足以购买三房式组屋。
想买大一点不是不行,只是负担会重一点,其他开销要少一点。然而一旦需要做出取舍的判断,大家就会问: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于是压力就产生,情绪就来了。
和一个同事分享这些观察,她说:“大家都认为一代一定要比一代好,现在的父母大多数都住四五房式的组屋,孩子买房子,当然要从五房式买起。而且当很多人都住五房式的房子,为什么我得住在三房式?”
如果我们以眼前的情况来比较,很多人的父母确实拥有四五房式或更好的房子,如果我们去想想父母那辈其实也是从三房式组屋买起,之后谨慎开支,慢慢提升,我们大概就不会觉得现在的生活不如从前。我知道不论自己是在怎么独立判断下做出这样的思考,这个理性的说法还是会被视为过度维护制度,所以我们的讨论没有继续。但是,这个有趣的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我们要追求的物质要进步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普遍感觉到满足?
现在社会最难解决的不是物质不足的问题,而是物质太多后人们的虚荣和攀比心理。而这个精神层面的问题,只能从精神和教育方面去理解,才可以触及问题的核心。
上星期四教育部一年一度的工作蓝图大会上,教育部长王瑞杰发表了100分钟的演讲,详细论述了他“以学生为本,以价值为导向”的未来教育方针。这篇重要的教育部长演讲,实际上不只是要处理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社会共同的价值观,一起面对更具挑战性的未来。部长在演讲中回顾了我国教育变革的过程,从1959年起的生存导向,到1979年以后的效率导向,再到1997年以后的能力导向,在这个社会变革进行的时候,这篇演讲值得我们花点时间好好阅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