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自三月爆发反政府示威遭受当局武力镇压
中国和俄国10月4日晚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谴责叙利亚当局武力镇压民主抗议的决议草案,使决议无法通过。
但在今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在利比亚设禁飞区决议的投票中,中国和俄国、印度等一起投了弃权票,决议通过后,利比亚局势出现根本性的转变。
在西方国家眼里,卡扎菲和阿萨德是同样的独裁统治,也同样使用武力镇压民主抗议,所以为什么中国这次的态度和上次不一样呢?
中国的担心
国际问题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朱锋在接受BBC中文网的采访时认为,中国这次采取了与在利比亚问题上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主要出自两方面的考量。
首先,中国担心,如果通过这一措辞模糊的叙利亚决议后,西方可以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制裁,这样就会加强西方在中东的军事动武授权的合法化。
其次,用军事干预结束强权统治的国际行为如果扩大化,中国担心这种对于极权专制政府的国际干预会变成惯例,损害中国的利益。所以中国希望来自西方的人权民主干预的国际行为的势头得到遏制。
利比亚的教训
有评论人士认为,中国在利比亚问题上非常失策,既没有随大流赞同在利比亚设禁飞区,也没有坚持一贯的外交原则投反对票,阻止武力干预利比亚,却投了弃权票,使中国现在处于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地位,所以这次在叙利亚问题上态度鲜明强硬,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
朱锋教授也赞同这一观点,他说,中国在利比亚问题上既不想得罪西方、也不愿完全得罪卡扎菲的左右摇摆的态度和做法,使中国在利比亚的利益受到损失。现在中国不愿重复上次缩手缩脚的做法,使自己再次陷入同样的尴尬境地。
由于中国在利比亚和叙利亚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做法,以及包括最近的南海争执在内的其它问题,有观察人士认为,这显示了目前中国外交政策的不明晰甚至混乱。
外交政策不明晰
朱锋教授认为,茉莉花革命导致整个中东局势变化很快,中国政府并未预料卡扎菲会被完全赶下台,因此没有准备好折衷的外交妥协方案,在利比亚和叙利亚问题上表现出对外政策的摇摆。
而纵观整体,近来中国外交政策方面表现不明晰,显示了面对中国不断扩大的国家实力、不断增长的海外利益需求,中国尚未考虑周全如何从战略上统一筹划对外政策。
这体现了中国对急剧变化的外部世界和急剧变化的中国本身还缺少足够的思想、政策和战略的准备。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