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lucfun 提交日期:2006-1-22 14:55:00 |
|
《革命者教义问答》的作者是俄国民粹派革命者涅恰耶夫。1998年6月12日的《南方周末》上有一篇解密新闻: “《革命者教义问答》一书(作者是俄国革命史上不能不提的涅恰耶夫1847~1882)被认为是俄国革命者的‘圣经’,但迄今仍未解密。 “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斯大林秘闻》(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根据原苏联秘密档案撰写)对该书有所称引,并断言‘离开了特卡乔夫,离开了《革命者教义问答》,那就既无法理解本书的主人公(指斯大林),又无法理解20世纪俄国的整个历史。’这里有摘自《斯大林秘闻》的解读段落,读者或能窥一斑以见全豹,并进而理解俄国的革命逻辑。 “…… “另据俄苏问题专家蓝英年先生说:虽然列宁曾建议出版涅恰耶夫的全部著作,但苏联自建立至解体未曾出版过。《革命者教义问答》现在仍藏在未能解密的《总统档案》里。” 所以这本书除了克里姆林宫档案库外,全世界没留下几本。但据说此书是有中文版的,在文化大革命中曾经收录在巴枯宁的文集里,署名是巴枯宁,实际是涅恰耶夫所著。不过在一些书中还是可以找到这本书的只言片字,如《斯大林秘闻》等。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以涅恰耶夫为蓝本,写了著名小说《群魔》,在小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把此人刻画为一个为实现个人野心和欲望不择手段的魔鬼。 《革命者教义问答》摘抄:(本人能搜集到的) 抛弃文明世界的法律,我们的事业是恐怖的,四处破坏。 要冷酷无情,但不要期待宽恕,要准备赴死。 为了破坏现制度,要深入社会各界,包括警察。驱使富人和有影响的人服从自己。 每个有觉悟的革命家手下应有若干个二三流的革命者,即不大有觉悟的革命者。他应当把他们看作归他全权支配的总资本的一部分。 毒药、刀子和绳套是革命的圣物。 目的是为手段辩护的。 如果革命需要,连魔鬼也可以利用。 一个组织严密的革命家组织在关键时刻搞一次成功的密谋,可以夺取国家政权……革命者夺取政权之后必须全力培养一代新人。在向社 会 主 义过渡的进程中,大多数旧居民都要被消灭掉,以免妨碍新一代俄国人全速奔向社 会 主 义光辉未来…… ……如果饥荒、水灾、地震能促进革命胜利,那么让饥荒、水灾、地震来吧;如果同盗匪结盟能加速革命胜利,那么不妨结盟吧;如果人民不觉悟,设法加重人民的苦难,促其起义…… 想尽办法加重人民的苦难与不幸,使之忍无可忍,促其起义。最后,同犯罪分子结成同盟:同俄国唯一的革命者们——野蛮的匪盗世界联合。 革命者注定是灭亡的人。他既无个人需要,也无个人事务,感情、依恋、财产,甚至名字。他身上的一切都被惟一的兴趣、惟一的思想、惟一的热情——革命所吞没。他在内心深处,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同社会习俗、整个有教养的社会及其全部准则、礼仪、通行的规则和这个世界的道德观念彻底决裂。革命者蔑视任何尊严,拒绝和平科学……凡是能促使革命胜利的对他都是道德的,凡是妨碍胜利的都是不道德的和有罪的。 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只求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与近乎疯狂的殉道精神不禁令人毛骨悚然。要是拉灯看了也只能是自愧弗如。 然而很不幸,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几十年后,魔鬼的宣言都有人忠实地去执行并发扬,斯大林、波尔布特们无一不是魔鬼的代言人。波尔布特说过:我只是进行斗争,不是要杀人。在这些所谓革命者的思想里,个体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包括他们自己,他们神圣的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目标很重要,那么,达到目标的手段就无关紧要。”这也是一位革命先行者的名言。 为革命而杀人,被称为“革命复仇行动”。抢银行,劫富豪,为革命筹款,这叫“充公”。武装分子和战斗队搞暗杀和充公,被看成是革命的罗宾汉。(拉津斯基《斯大林秘闻》)
|
|
|
|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