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雖然要讓中國的經濟能夠重組結構,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是治本之策,但是中國憂慮增長的下滑可能造成的麻煩,也許會選擇按過去的渠道重新刺激經濟。

原文:Analysis: Crisis casts doubt on China rebalancing plans
作者:Lucy Hornby
發表:2011年11月24日, 3:58 am ET
本文由”譯者”誌願者翻譯並校對

16038088194c7fb478b8f36.jpg
【編輯配圖】
北京 (路透社) – 在一連串國際危機掏空中國的出口市場,讓中國感覺如最後的”不倒翁”時,它卻不得不改用自助經濟模式了。
可是,北京也許沒有時間給自己開出一個理想的藥方——刺激本土需求的計劃。
相反地,執政者也許會因為本土前景的大幅度惡化而急急忙忙采取行動,他們的選擇可能就錯在不問代價地求增長,而不是進行逼切需要的結構重組。
經濟顧問公司Dragonomics 的Arthur Kroeber 說:”我的擔心是,在細看那些數字時發覺它們和2008年初的十分相似,那可不是好事。”他斷言鋼材需求以及建築疲軟是中國出問題的征兆。
Kroeber 說:”他們看到經濟放緩了,便會做力所能及的事,也就是會擱置所有重整結構的努力。他們對通過現有途徑維持增長的興趣更大一些。”
又或者,像副總理王岐山在今個星期說的:”不均衡的復原要好過均衡的衰退。”
說到工作和稅收,中國的私營機構是最具生產力的。在連續幾個月的信貸緊縮讓它們無路可走、以致不得不越發轉向地下貸款和高利貸的公司之後,銀行貸款已經在恢復了。
這星期,中國確認了它將會推出一個龐大的消費方案,以支持所謂的”戰略產業”。
中國采取的有可能刺激增長的其他措施包括:試行增值稅改革以及減免一些較小的公司的收費。這兩者都應該能幫助到私人企業。過去三年大型的國有企業成了焦點所在,私人公司備受冷落。
要求認真改革結構的呼聲不絕於耳。有時候發出這種呼籲的出處出人意料。顯要的報紙刊登由中國農業銀行的經濟師所寫的社論說,人民幣升值將有助中國改變其經濟模式,而另一個從工業部副部長則撰文說,海外危機將迫使中國工業提高競爭力。
成功通過談判令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龍永圖向路透社記者說,省級領導支持經濟進一步開放。
先顧好自家後院
在國際上,人們預期西方的金融危機會打擊占中國GDP大約 15%、為沿海地區數百萬人提供就業的出口產業。
令人擔心的是,匯豐最新的采購經理指數顯示,盡管出口貨品的新訂單平穩,但整體訂單錄得一年半以來最大跌幅,意味著國內需求和出口一樣的令人擔憂。
據星期三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工業在11月的收縮幅度為近3年最大。
中國一直說它想把經濟重新定向到更為可持續的、由消費者帶動的增長。但是它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為避免經濟放緩而推出總額大約為650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則起到了相反的效果。那個方案把國家資產的一大部分轉到效率更低的國營機構手中。
在中國的投資回報跌得很快,另一個顯示推遲經濟重組只能勉強再多維持幾年快速的增長。
香港大和資本市場的高級經濟師Kevin Lai 說:”我想中國經濟真正的重新平衡要到三至五年之後才會見到。目前的增長基本是投資推動的。”
“要是投資比例接近50%的話,那就太高了。”
但推動需求是個長遠計劃。別的不說,要做到這個需要結構轉變,為私營機構提供更多空間,以及提供更好的福利和健康保障,使得中國的儲蓄者願意花更多的錢消費。
中國中央銀行顧問李稻葵上星期在一個會議上說:”GDP增長的瓶頸不在於供給。中國經濟是貨品供應過多。不足之處是需求。”
這一次,中國確認了它在未來五年向戰略工業投入整整10萬億元(1.57萬億美元),當中大部分是企業開支和銀行借貸,而不是政府直接的刺激。
目標產業
目標行業包括替代能源,生物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業,先進材料,替代燃料汽車和各種節能環保技術——全部都是用來描述新的、更可持續的中國經濟的流行語。
但這筆錢究竟將用在哪裏,細節仍然不清楚。當中可能得到大份額的項目包括核電和鐵路投資,但後者由於鐵道部的高債務水平和致命交通意外而縮減了。即使中國最雄心勃勃的核投資也不需要這麽多錢。
可以說,中國的高科技產業需要的是更多的競爭和保障知識產權方面的進步,而不是向有關系的公司強行註入現金。
過去的經驗提供了一個清醒的教訓。前幾年,中國熱切推動太陽能電力產業,以顯示它對新能源和本土工作機會的投入。但實際發生的情況是,由於國內缺乏對太陽能發電的鼓勵措施,大多數出產的太陽能面板銷往海外。
現在,海外市場已經疲弱,太陽能發電行業的產能過剩,價格暴跌。
(1美元 = 6.3608人民幣)
(駐北京記者Nick Edwards和Kevin Yao參與報導; Don Durfee 和 Richard Borsuk 編輯)
相關閱讀: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