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1月28日,历经葡萄牙殖民近400年后,东帝汶片面宣布独立,当时宣言是以葡萄牙语朗读,事隔数日,印尼入侵东帝汶,之后占领24年(1975年至1999年)间,禁止使用葡萄牙文。
东帝汶于2002年独立建国时,明定葡萄牙文与德顿文(Tetum)均为官方语言,但如今国语数量高达16种,国民每天还使用数十种方言。
身分认同的语言
实际上,德顿语是东帝汶全国最普遍的语言,葡萄牙记者Paulo Moura于2007年撰写一则报导,后转载于Ciberdúvidas da Língua Portuguesa博客,其中在野党领袖Mari Alkatiri提到,“葡萄牙文不是团结人民的语言,而是身分认同的语言”。
这位记者亦指出,为何独立建国后,“大多数民众”不愿使用葡萄牙文:
他们在学校学习印尼语及英语为第二语言,在家则说德顿语,以及其他东帝汶语言,如法塔鲁库语(Fataluku)、拜奇诺语 (Baikeno),他们是所谓的“帝帝世代”(源于印尼过往对东帝汶省的旧称)。许多人后来前往印尼或澳洲求学,今日很难向他们说明葡萄牙语的重要性, 况且这个世代认为政治特权菁英才说葡萄牙语,自己却因为不会说现在的官方语言,无缘获得公职,让这些年轻人对葡萄牙及葡萄牙语产生敌意。
世界银行2011的报告中,回顾东帝汶过去十年的进展,其中指出,“葡萄牙语人口占全国5%”,另提到,“至2009年,全国逾七成学生念完小学一年级后,仍看不懂葡萄牙语短文的任何单字,经过十年努力,这项结果令人遗憾,[…]诸多民众形同文盲”。
網絡语言记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濒危语言地图”显示,东帝汶共有六种语言可能消失。
Adabe、Habu、Kairiu-Midiki、Naueti等语言列为“不稳定”等级,虽然“当地多数孩童都会说这些语言,但可能仅限于某些领域”,如住家、传统生活等。
Waima'a语则列为“非常危急”,“孩童在家中已不把这种语言当做母语”;Maku'a语分布于国内东北角,在1981年联合国地图上,使用人口便已仅剩50人,目前仍列在“非常危急”等级,但也可能已经消失,至今全球只有一本书以这种语言发行.
东帝汶部分语言因为陆续出现在新媒体与網絡上,较可能有存续机会。
例如法塔鲁库语为一巴布亚岛语言,使用人口约3.5万,分布于国内东部,在Fataluku Language Project及Fataluku Community等网站上均有完整记录,Lospalos地区一群年轻艺术家即使用这种语言,创作音乐及表演。
这里是影片
夏威夷大学一项语言记录研究计划,经由交换学生协助,推广数种东帝汶语言,例如“东帝汶东部主要语言”Makasae语的分支(Osoroa、法塔鲁库语),以及Waima'a、Fataluku、Mambae、Tokodede,葡萄牙语言学家兼译者João Paulo Esperança在Hanoin Oin-oin博客上,也不时会使用其中几种语言。
东帝文女孩(依顺时针方向)使用Bunak、德顿语、法塔鲁库语、葡萄牙语,译文:“在(这些语言)中,我们会说:我在首都迪力,我有些钱,我没有钱”。照片来自Joao Paulo Esperança(公用授权)
Abe Barreto Soares也常使用少数族群语言撰写博客,曾于2009年接受全球之声访问,除了以英文、德顿文、印尼文书写,他也使用Limusan地区的Galole语创作诗歌。
南部的Idaté语则出现在Ildefonso Pereira的博客中,有些Facebook群组亦使用东帝汶的语言沟通往来,例如这个群组使用Naueti语。
去年曾有人提案,要在全国教育制度内,优先教授母语,以下题为“母语”的短片指出,强调“母语能帮助孩童学习书写、尊重父母及族群的文化,亦及早善用东帝汶的官方语言”:
作者 Sara Moreira · 译者 Leonard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