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莫斯科物理学讨论会上,一群物理学家正在为他们的实验结果出乎意料地大伤脑筋,难道实验设备出了莫名其妙的毛病?难道实验设计犯了荒唐可笑的错误?须知,按照公认的理论,结果只能是那样,这样的话……

这时,只有玛尔科夫院士不动声色地坐在旁边,因为此时他想到了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的名言:“实验结果离理论越远,那就离诺贝尔奖越近。”

199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这样一项成果:在计算机里用模拟的化学物质做化学实验。这是个标志性的事件,它说明虚拟技术在科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这在以往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虚拟的怎么能够成为真实的呢?虚拟的怎么能够接近真理呢?而铁的事实破解了人们的怀疑。

一种新的发现,新的理论,受到世俗的质疑甚至排斥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这时能否敢于坚持真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弗兰克林于1951年首先发现脱氧核糖核酸的螺旋结构,但是因为受到“强人”的责难,竟承认这个发现是错误的。后来有两个科学家1953年重新发现并确认这一结构,最终荣获诺贝尔奖。

由于不敢坚持己见,将本该属于自己的在生物学上的划时代的发现拱手让给了别人,多么痛惜啊!战胜懦弱的心理基础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敢于坚持己见,尤其是面对飞扬跋扈的所谓“强者”。

1905年爱因斯坦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论文发表了,这时全世界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他,有100多位教授联名发表公开声名,说爱因斯坦错了。而爱因斯坦则幽默地说,如果是我真的错了,有一个教授证明出来就可以了,何须100位呢?26岁的爱因斯坦坚信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终于得到了科学界的承认,并由此引发了20世纪物理学的空前的革命。尽管爱因斯坦荣获诺贝尔奖不是因为对于相对论的发现,但是如果没有他对真理的坚持精神,如果没有他对权威的勇于抗争精神,或许他会自动放弃自己对于真理的发现。然而,爱因斯坦终生反对权威,到了他自己成为权威以后,他就开始反对自己,一直在对自己的发现进行证伪。这就是一个大科学家对于科学真理的信念。

当年,甘地最亲密的战友之一、历史学家克里帕拉尼第一次听到甘地表述要用“非暴力”的方式来解放印度的时候,他大吃一惊,直截了当地说:“甘地先生,您可能了解《圣经》和《薄伽梵歌》,但是您根本不懂历史,从来没有哪个民族能和平地得到解放。”甘地笑了,他温和地反驳说:“关于历史,您首先得明白,过去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将来也不会发生。”

有人说,人类正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关于经济学、发展学、竞争学、军事学、外交学、科学、教育学等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过去没有的模式现在已经诞生或将来必定诞生;过去没有验证过的方法现在已经得到验证或者将来必定得到验证;过去没有的理论现在已经诞生或将来必定诞生并得以验证。因此,这的确是一个机遇与挑战、继承与创新并存的时代,是需要更多的创造者的时代,中国创造已经不局限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而是包括了思想理论、文化教育、竞争与战争等方方面面,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创造出闪耀世界的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中国品牌,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责无旁贷!

http://view.news.qq.com/a/20100427/000041.htm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