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闻通稿要真诚地对待新闻

笑蜀

新华社瞭望东方杂志,最近报道了郑州一起血案的内幕,几乎将当地政府的新闻通稿完全推翻。政府新闻通稿的公信力问题,由此浮出水面。

有必要先复述一遍新闻通稿的说法。新闻通稿称,事发当天即61日上午,某产业园建设指挥部组织对郑州南刘庄村已搬离且自愿拆迁的房屋实施正常拆迁。一货车停在路中间阻拦施工,工作人员随即对驾驶员进行劝说。劝说中,驾驶员突然发动车辆加速向工作人员冲去,当场撞伤10余人;尔后,该车又从村东头绕回再次冲向围观村民,当场撞伤数人后弃车逃窜。现场共有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中一人为肇事者堂弟),16人受伤。经公安部门调查,肇事者为南刘庄村民刘大孬。

当地政府何其无辜,肇事者刘大孬何其凶残,这就是当地政府新闻通稿给人的全部印象。但真相到底如何?瞭望东方杂志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图景:第一,拆迁并不正常,没有跟南刘庄村村民签下征地协议;没有跟南刘庄村村民谈妥安置补偿标准;没有给南刘庄村村民落实安置地点。连起码的拆迁许可证都没有。第二,肇事者亦非刘大孬,而是当地政府组织的拆迁专班。刘大孬是在拆迁专班暴力围攻并已受伤的情况下,激情杀人。

两种完全对立的描述,总有一个是假的。但毕竟,瞭望东方不是当事方而是第三方,且瞭望东方报道出炉后,当地政府迄今保持惊人的沉默。就此不难揣度,瞭望东方杂志的描述更接近真相,新闻通稿则更像一张当地政府的遮羞布。

回顾一下瞭望东方描述的故事吧,那该是一种怎样的霸道:4月份才一纸通告,不足两月就要将南刘庄村夷为平地。尽管村民已表现出最大善意,在什么都没谈好的情况下,仍全部搬离了自己的家。但当地政府还是不依不饶,在两度突击南刘庄村未遂之后,精心组织了61日这场决战。数百人雄赳赳气昂昂扑向南刘庄村,执法车、消防车、救护车、警车悉数到位,其中一台车上,还拉着一捆“有锨把那么粗”的木棍。用村民的话来说,他们这次铁了心要暴力强拆。

结果真拆出事情来了。毕竟人命关天,316伤,这无疑大出当地政府意外,更是当地政府不能承受的失败。事发之前,怎样拿下南刘庄村最重要;出事之后,怎样推诿罪责则最重要。如果这样推想新闻通稿的出台逻辑,那么,新闻通稿何以那么不靠谱,以致几乎被新闻完全推翻,一切就都迎刃而解。

当地政府新闻通稿被新闻推翻,可见当地政府新闻通稿距新闻何其南辕北辙。南刘庄村血案因此必须问责。不仅追问暴力强拆之责,尤须追问以政府新闻通稿掩盖真相之责。这不仅属于“欺君”,即属于个别公仆对全体公民的欺诈,因而涉及刑事犯罪;更属于危害政府公共形象范畴。

政府越来越重视公共关系,是近年来的一个明显趋势,而有政府新闻发布会,有政府新闻通稿,甚至如北京市公安局有“公共关系领导小组办公室”之设。足见公共关系在政府中的位置,也足见政府对自身公共形象的重视。这固然是好事,但政府的这个初衷能实现到多大程度,却颇堪玩味。应该承认,南刘庄村血案中的新闻通稿事件,绝非个案。以新闻通稿来扼杀新闻,阻遏公众对真相的追问,这如果演成趋势,则意味着政府公共关系的异化,即把政府公共关系变成欺骗自己人民的诈术,变成掩饰自己失职渎职的诈术,变成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的诈术。

但是,这种诈术在现代信息市场条件下,往往不过是无用之功。郑州南刘庄村血案中的新闻通稿,终被媒体揭穿,几乎属于必然。现代信息市场最大的特点是竞争性,通过这种市场化的竞争,现代信息市场具备了极强的自净功能。无论怎样的谎言,无论背后有多么强大的公权力支撑,只要进入现代信息市场,就很容易纤毫毕现。

所以,政府新闻通稿可以不说全部的真话,但起码不能讲假话。否则,政府新闻通稿就有在现代信息市场中变成笑话的危险,这对政府公共形象的伤害,怎么估计都不过分。政府新闻通稿要能经受现代信息市场的考验,惟有更尊重传播规律,距新闻更近,而不是借权谋和诈术瞒天过海。对自己的人民,不需要权谋和诈术,真诚地对待自己的人民,进而真诚地对待新闻,才是最好的政治行销,也才有最好的公共形象。

——原载今天《南方周末》,发表时略有删节

请看原文:
政府新闻通稿要真诚地对待新闻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