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历史》之误导性副标题

 

    
多年以来,俺已养成在交通工具上读闲书打发时间的习惯。这次飞行也不例外。

   
在武汉天河机场出发时,买了本刘兴雨的《追问历史:对历史常识的质疑和颠覆》。其实,作出购买决定一如既往地费了点脑筋,最终舍弃了一本美国人写的有关朝鲜战争的书、一套丛书中的《伟人与大国》和朗咸平一本剖析中国经济的新书。

   
该书的副标题“对历史常识的质疑与颠覆”是让我做出购买决定的药引(当然还有每篇文章的短小使然)。该书由作者100篇短小杂文组成,每篇的篇名着实具有勾起阅读欲望的效果,比如“审判隋炀帝”、“冯道与杂草”。因此,俺想看看我们有哪些有关历史的常识是不常识,甚或错误的。

   
然而,“上篇”39篇文章读到一半时,我发觉上当了。除了《<史记>就真实吗》指出《史记》两处明显带有神灵启示之虚构外,其他别无对历史常识的“质疑与颠覆”,多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阐发作者或讽今,或感悟,或警示,或想象的思想。尤其读完《陶渊明之子怨父》之后,对作者借陶子之口抨击现实之陋习的文字置于“追问历史”之下感到莫名的烦躁。于是,只好闭目养神,弃之于椅背袋中。

   
也许,俺功力不够,尚不能参透作者的质疑与颠覆,否则,吴思先生干嘛为之作序?一教授为何将之列入大学生课余阅读推荐书目?但是,对全书主题做补充说明的副标题具有误导性,我则非常肯定。

   
据说,此书已是第三版。由此猜测,再版至三的原因是否与这副标题有关呢?

Behind the Great Firewall? Click here to create a Psipho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