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燃煤排硫 一度減緩暖化

〔編譯陳成良/綜合四日外電報導〕全球暖化上升趨勢在二十一世紀初暫停了一段時間,科學家提出了一種可能的解釋:中國排放的硫污染。

科學家四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研究指出,一九九八至二○○八年間,儘管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大幅增加,但亞洲快速增長的經濟體所排放的煙霧,特別是中國大量燃燒煤炭帶來的硫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導致這十年的全球變暖進程暫停。報告預期,新興經濟體一旦開始取締污染,被壓抑已久的氣候變遷將加劇。

多項數據顯示,一九九八至二○○八年間,儘管燃燒化石燃料帶來的二氧化碳人為排放增加近三分之一,但是全球並未升溫。

波士頓大學、哈佛大學和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稱,這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亞洲燃煤污染,尤其是硫排放導致的冷卻效應。硫會讓水滴或氣膠形成,生成煙霧雲,把陽光反射回太空。

該研究主要執筆人、波士頓大學的考夫曼教授指出,人們一般只注意到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但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期間,硫化物的排放量也大幅增加,而硫化物能產生冷卻效應。但硫化物的冷卻效應是短暫的,而煤炭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則是長期性的。

在二○○三到二○○七年期間,中國的煤炭消耗量增加一倍,使得同期全球煤炭消耗量增加了二十六%。中國領導人認識到污染對居民健康的影響,因此安裝了設備過濾掉硫顆粒物。空氣中的硫化物快速減少,但二氧化碳仍然穩定增加。因此在溫度短暫的停止上升後,溫室效應再次顯現。到二○一○年,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與美國航太總署把該年與一九九八年並列為世界最熱年。

這篇最新研究報告,普遍獲得其他氣候科學家支持。他們強調,經過較長的時間,高升的溫室氣體排放將凌駕冷卻因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