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平等”不是均贫富,而是每个人的尊严都被尊重
作者:叶克飞
发表日期:2023.7.19
来源: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主题归类:平等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img

这几年来,我常常对朋友表达这样一个观点:尽量不要与人讨论社会议题,因为在我们身处的环境中,因为大多数基本概念都被歪曲和混淆,所以总会陷入鸡同鸭讲的境地。

比如谈及“自由”,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错在他们将“自由”等同于“为所欲为”,对现代文明意义上的“自由”一无所知。

又比如“辩证”,许多人的理解就是“凡事有好有不好”。这句话当然也没有错,但说这话的人往往将之绝对化,无视个体的不同需求。

“平等”也是一个常被歪曲的词,许多人将之理解为“绝对平均”,但现代文明所定义的平等,是一种底线式的平等,即维护社会个体的基本权利,人人的尊严都能受到尊重。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有责任照顾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实现分配正义,但这并不等于“均贫富”。

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沃尔泽以对分配正义的研究而闻名,也是复合平等的倡导者。所谓复合平等,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的物品应遵循不同的分配原则”。沃尔泽归纳与证明了三种不同的分配原则,即市场交换、需要与应得。不同的物品应遵循不同的分配原则。

沃尔泽认为,从古希腊到当代社会,从亚里士多德到罗尔斯等人,他们对平等的关注仅仅集中于分配过程中的分配者和接受者,即以单一抽象的分配原则来分配物品,但却忽视了分配物品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社会意义的影响无处不在,比如它决定着正义与非正义的分野。罗尔斯认为正义即平等,但沃尔泽认为,这种平等观是一种简单平等,必然导致新的不平等。假如一个社会的分配行为是按照物品的社会意义施行,社会才是公正的,反之则是不公正。

在沃尔泽构想的分配体系中,“自主”非常重要。比如一个开放的市场,能让人们在合法状态下自主赚钱,它就是平等的。如果一个市场总被权力左右,甚至完全变成计划,那么就必然存在权力的寻租和各种短缺,也会制造各种不公平。

在《正义诸领域》中,沃尔泽讨论了市场、公职、休闲时间、教育和政治权力等领域。如今看来,其中很多观点理应是文明社会的常识,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是认知层面的天堑。

img

比如市场交换,永远存在成功者和失败者。有人会认为,这就意味着不公平,所以呼吁“平均主义”,但这种思维一旦落实,就会制造巨大的倒退。个体在市场交换中的成功和失败,其实都是正常的(前提是真正的市场,不是被权力左右的不够充分的市场)。失败并不意味着个体在社会意义和法律意义上的公民资格的贬值,需要的是社会救济和保障,也就是社会再分配的意义。所以沃尔泽指出,与市场相关的有三种再分配;市场权力的分配、通过税收的再分配、产权与所有权权利的再分配。

公职领域的平等追求,如果按照罗尔斯的理论,所有社会公职都应该向人们平等开放,每个公民都应有公平平等的机会原则。但任何一个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在实际操作中,这是一个竞争过程,政府会界定竞争者的资格门槛,所以个体要想进入这个公平竞争的领域,首先要达到资格要求。所以,罗尔斯所希望的平等,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许多不平等反而是正常的,比如个人天赋和学历的差异。沃尔泽的复合平等,则放在了公职的权力上,即将公职人员的行为限定于公职目标,限制其特权,这也是避免专制与暴政的有效手段。

无论市场还是政治权力,它的分配都需要基于社会成员的契约。这种契约是道德约束,用于将强者与弱者、富人和穷人联系在一起。这本质上也是自由精神的体现,即自由基于契约——而不是许多中国人曲解的“自由就是为所欲为”。

这种自由的基础,是对权力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