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批准中國探勘深海礦藏

〔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正當中國首具自行設計的載人深海潛水器「蛟龍號」準備下潛至超過美國目前深潛能力的海底五千公尺處之際,聯合國負責公海採礦事務的國際海床管理局(ISA)也正式批准中國探勘非洲與南極洲間的西南印度洋脊(海底山脊)處海底的金屬礦藏計畫。

非洲與南極間的西南印度洋海底

蛟龍號目前正在夏威夷與北美洲大陸間的太平洋東北海域進行四次下潛測試,二十一日已成功下潛至海底逾四千公尺處,原定二十二日清晨再度下潛至海底五千公尺,不過因當地海況惡劣而暫時延後。

國際海床管理局早在二○○一年就准許中國在此次海試區域進行礦產探勘,本月十九日該局又批准了中國及俄國探勘多金屬硫化礦的申請,這也是首度有國家提出類似申請。

多金屬硫化礦是美國科學家於一九七九年搭乘「艾爾文號」(Alvin)潛水器,在墨西哥西海岸外的海底火山口所發現,當時由火山口噴出的超熱流體中含有銅、鉛、鋅等基礎金屬,但同時也含有金與銀等金屬。

中國是在去年提出申請,要求探勘西南印度洋脊的多金屬硫化礦,此洋脊分布在非洲與南極洲之間的海域,俄羅斯則是申請探勘大西洋中脊的多金屬硫化礦。

儘管地表資源中約七成都蘊藏在海底,美國過去二十年來投注在相關研究的經費卻日漸減少,美國也未簽署一九八二年簽訂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因此並非ISA正式會員。中國則為ISA正式會員,自二○○二年起即積極展開深海探勘活動,研發蛟龍號就是其中一項計畫。

假如蛟龍號此次海試任務圓滿成功,則將超越美國目前唯一仍在役的潛水器艾爾文號。艾爾文號最大下潛深度為四千五百公尺,升級版潛水器則預計一五年前達到下潛深度六千五百公尺目標。蛟龍號最大下潛深度為海底七千公尺,中國打算明年再測試下潛此一深度,如此一來蛟龍號更可超越全球下潛深度最深可達六千五百公尺的日本「深海號」。

蛟龍號去年就曾在南海海床插上中國國旗,引發鄰國擔心中國打算使用深海探勘科技在主權仍有爭議的南海進行軍事活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