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在一个图书匮乏的年代,如何获得阅读途径?山间田埂,一本书如何很好地消化,并将一种特殊的反刍变成阅读延伸?新媒体崛起和海量出版的时代,我们如何面对和择取?讲述平凡人的小历史,是否更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温度?……

    近日,知名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家十年砍柴做客长沙,讲述一个70后的私人阅读史。

    百颐讲堂上,十年砍柴带来了他的新书:《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

    一位历史文化的研究者,开始重新打量和抚摸一段私人历史;一位在南方山村长大的70后,目睹并镂刻中国乡村一百年来最巨大的变化:知青回城、人民公社的解体、高考恢复、传统民俗的回归、琼瑶小说邓丽君歌曲流入山乡、南下打工潮的开始、乡民对财富的欲望被激发……

    直到进城多年后,回首这一切,才明白他有幸赶上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尾巴,他和他的同龄人是为耕读文化唱挽歌的一代。这不仅是十年砍柴个人的经历,也不仅是湘中一隅已消逝的场景,而是一个大国一代人的共同记忆。面对城市化的不可逆,十年砍柴呼吁,要放慢吞噬乡村的脚步。

    坐在田埂上读《唐诗三百首》,上面沾满的泥水被岁月烘干

    ☆您说您的笔名是指6-16岁,砍了十年柴。您也说过70后是最后一代在耕读文化中长大、经历了中国乡村社会几千年来最大的巨变。在那特殊的十年间,您的阅读途径是什么呢?

    在乡间长大,爱读书却无书可读,这种饥饿感现在的孩子恐怕难以体会。但饥者易为食,图书匮乏的时候,一本书能很好地消化,并讲述给一起砍柴放牛的同伴听,这种反刍、再传播算是一种阅读延伸吧。这种过程非常有益。我接触的第一本古典小说,是撕掉扉页的《西游记》,而且是竖排繁体字,没得选择的我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读完后竟然无师自通认得了许多繁体字。《西游记》也开启了我想象的空间,使我在劳累之余,想象山外的世界,觉得山外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

    ☆其中对您影响最大、或者说最具有启蒙意义的书是什么?

    童年和少年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书是《唐诗三百首》,岳麓书社竖版的版本,大约是初二时进县城购得。这本书本是传统蒙学教材,但新文化运动以后,成年人未必能通读这本书。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才感觉到汉字可以营造那么美的意境,而非语文课本中那些“你办事我放心”、“抓纲治国”之类的口号。这本书随我到兰州,再到北京,现在是我书柜里最早购买的一本书,封面破损不堪,我进行了修复。在老家放鸭子和牛时,坐在田埂上读这本书,上面沾满的泥水早被岁月烘干。看到此书时不由得想起少年阅读时,唐诗的意境在心底里慢慢滋长、丰满,一如周遭田野里生长的草木,真实得似乎可以触摸。

    阅读使人的思想更有深度和广度,这是网络所代替不了的

    ☆在如今这个海量出版的时代,您如何择取书籍?

    借用胡适先生的一句话,“时髦不能跟”,当下海量的出版物中有价值的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我的阅读从不被时髦所左右,按照自己的计划和兴趣阅读,主要的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中西经典。新出版的书,通过媒体略略了解,按照自己兴趣撷取几本即可,因为当下出版同质化太厉害。曾国藩曾说过:“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末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这三点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您认为新媒体的崛起(如微博)对阅读和写作有什么样的伤害?

    微博的信息碎片化,因其快捷、传播力强容易吞噬人们的时间。玩微博和玩电脑游戏一样,是容易上瘾的,真正的读书人要有自制力抵抗这种诱惑。阅读让人沉思,使人的思想更有深度和广度,这是网络所代替不了的。我在家时,经常在没有电脑的房间里读书一到两小时,刻意保持和网络的距离。

    许多农村传统社会结构完全破坏,新的社会结构尚未建成

    ☆您以前的书都是关注大历史多一些,刚出的新书《进城走了十八年》却是写自己的私人史,从小历史、小细节里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温度。您觉得这两种写作给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平凡人的小历史是否更接近时代和历史的真相?

    任何大历史都是由一个个人的私人史组成的。借用鲁迅的话,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官方修史,自然更关注那些大人物的“私人史”,他们的私人史似乎更能影响历史的进程。长期以来,小老百姓特别是农民,因为没有话语权,他们的历史是被遮蔽、忽略了。但如果把历史比喻成一条长河,大人物的历史是表面上的波浪,而众多小人物的历史,则是潜流,在看不到的河床里流淌。我为什么关注《水浒传》、《三言二拍》以及明清笔记,是因为这类文学、历史的资料,是研究一个时代小人物生存状态十分珍贵的文本。我写《进城走了十八年》,固然是由一种怀旧的情绪主导,但也有一点小小的“野心”,我想记录下自己目之所及的村庄、市镇那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把自己作为一代人成长的一个标本。或许在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些文字有那么一点点价值。

    ☆您在书里提到,现在只要一回老家就特别想回北京,您觉得在家乡待不长久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家乡最大的变化或者说最让您惋惜和痛心的地方是什么?

    现在对故乡的留恋,多是情感层面的、审美层面的。怀乡,说白了是怀恋那留在故乡再也不会重来的往昔时光,而非现在的故乡。人,活在社会关系当中,一旦在地理上、时间上和故乡疏离太远,就意味着社会关系和故乡逐渐疏离,回到故乡反而有诸多的不适应。这些年,城市化、工业化的狂飙猛进,使故乡面貌全非。尤为痛心的是这个乡村的传统社会结构完全被破坏,而新的社会结构没能建成,许多农村几乎没有正常生态,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

    ☆ 近些年兴起的古村古镇游,也是契合了人们这种心理:一方面厌倦都市生活,怀念故乡;另一方面又依赖物质文明,无法再回到心中的那个“故乡”。于是,无数个原生态的生活圈地被资本撞了一下腰,开始朝着商业化道路狂奔。在这个摧枯拉朽的时代,您觉得我们还有可能保护家园、留住故乡吗?

    正如你所言,古镇游、古村游这类商业化的运作,是解决不了都市人“乡逝”的缺憾的。每个都市白领都有一个“还乡梦”,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许多人都憧憬着往昔的田园诗。所以当年天涯有一个帖子,记录一对夫妇逃离上海在婺源生活,引来海量的点击和评论。原因就是这种描述弥补了许多人想而不可得的缺憾。然而,对多数人来说,城市化不可逆,城市无法逃离,因为它积聚了整个社会太多的资源;乡村难以回去,因为它所能提供的生活空间日益逼仄。“保护家园、留住故乡”这话或许说得太悲情了,只能祈求城市化进程不要那么粗野,不要那么快速,用童大焕在温州动车事故后所发的微博而言:“中国,请放慢你的脚步”。特别是要放慢吞噬乡村的脚步。

    ■文 李婷婷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