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辛亥革命历史的价值判断通常表现为不同的反历史的假设

对辛亥革命历史的价值判断通常表现为不同的反历史的假设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家族王朝历史,中国开始了探索建立现代国家的历史。那场民族主义革命一是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现代民族国家;二是一劳永逸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合法性,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辛亥革命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不成了。”

在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从不同角度评价辛亥革命也反映出人们对中国100年来的现代国家发展的不同思考。不少对辛亥革命的重新评估是建立在各种反事实、反历史的假设分析之上。

如果不发生革命,满清王朝是否会进一步改良,是否会完成类似英国和日本那样的君主立宪?如果避免了百年来的革命和动荡,是否中国有更多机会实现宪政和民主?

假设历史

可能是因为辛亥革命涉及国家政治当中革命和改良,激进和保守等关键概念,这些概念同当下的中国政治息息相关,所以评论辛亥革命很容易被附带上了当今不同的政治价值评判。

对辛亥革命历史的价值判断通常表现为不同的反历史的假设,对历史事件做如果没有发生,或者以不同方式发生的假设,诸如,如果国民党没有统一国家,不建立党国体制,辛亥革命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不搞《临时约法》,是否更利于搞宪政?如果没有“护法战争”,如果不发生“北伐战争”…

无论这种假设历史作为史学方法的价值如何,但的确能为“以史为鉴”的目的服务,能让历史服务于宣扬某种政治价值。

“创造”历史

清华大学著名学者秦晖主张客观观察历史局,让历史与现实保持距离。他反对在历史研究中“对号入座”,反对“现在主张和平改革就一定要否定晚清的革命,就像改革前主张“继续革命”时就要痛骂晚清的立宪派一样…”

秦晖说,“历史对现实的启示主要是价值观和智慧积累方面的”,“即便今天我们以“事后诸葛亮”的身份评论辛亥,指出当时君主和平立宪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们也没有权利嘲笑当年为和平立宪奋斗的那 些人,正如没权利指责那些因失望于和平立宪无果而转向革命的人一样。”

“历史是思想”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认为历史是历史人物“思维”的“记忆”。他还说“历史是人的自我认识…”,他认为历史的目在于让人自我认识,因为历史教人明白人类做过什么,所以能弄明白人是什么。

历史研究是个对历史事件获得和解释证据,对未知问题提问并寻求答案的过程。对辛亥革命的研究能让人了解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和现代国家的思想,能让人们了解中国人在进入现代的时候在想什么,试图做什么,最终成就了什么。

就事论事地研究历史不同于以“以史为鉴”的名义用“历史”为当今政治服务。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