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蛮子 | 评论(2) | 标签:时事观点

为严禁工作日午间饮酒,河南商丘市宁陵县专设一个“禁止午间饮酒办公室”。这一行为引发社会热议,有网友直指政府机构膨胀。商丘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回应称,这个办公室是一个临时机构,并没有增加人员编制。

对于宁陵县这个所谓的“禁止午间饮酒办公室”,其实是不必感到惊诧的,实际上也毫无创意可言。类似的名目,去年山东济宁市成立的“马上就办办公室”,就已为公众所熟知。当然,在更长的时间里、更广泛的层面上,这种荒唐的“某某办公室”或“领导小组”是随处可见的。宁陵县的这个“禁酒办”,只不过是中国无数“某某办”的一个缩影而已。

“某某办”泛滥的背后,所对应的往往是一项项具体的行政任务,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机构设置。在这种语境下,“某某办”已然成筐,只有想不到而没有什么不能“办”的。既然为了禁酒可以成立一个“禁酒办”,那么同样也可以为了禁止工作时间玩游戏、聊天、睡觉,而分别设置“禁游办”、“禁聊办”、“禁睡办”。显然,只要禁止什么,就可以设置一个机构,而行政禁止的对象又是如此之多、如此之细,给机构命名自然不费吹灰之力,一切是那么地水到渠成、轻车熟路。于是,这“办”那“办”一时蔚为壮观,令人眼花缭乱。

在公众眼里,那些泛滥的“某某办”,往往被视为解决政府冗员、安排官员亲属的去所。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形形色色的“吃官饭”者高达7000万,而且每年在继续增加,“官”满为患已是不争的事实。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一群和尚一座庙。而今,“萝卜”太多太滥,而“坑”又如此之少,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那便是想方设法造“坑”设“庙”,以体现组织的人性关怀。在此背景下,尽管商丘市官方宣称“禁酒办”是临时机构,没有增加人员编制,但恐怕也一时难消公众疑虑。

一项任务就设置一个机构,这看起来似乎有点“服务细化、分工具体、责任明确”的意思。但实际上却往往与此相反,拿“公务员中午不准饮酒”这事来说,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本来就责无旁贷,再专设“禁酒办”这样的临时性机构,完全是多此一举。由此而形成的“叠床架屋”极易导致部门间互相扯皮、“踢皮球”,造成行政上的低效率、高成本。当然,此种情形下的“某某办”,可能会因领导的强力推行而有一时之效,但若说长效如何则需要打个问号的。因为一旦倡导该事项的主要领导离任,难免会陷入“人去政息”的弊端。

由此可见,各地出现的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某某办”,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政府机构臃肿的病灶,更是一种形式主义和对行政资源的浪费,以及一种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思维。遇事就设立“某某办”或“某某小组”,表面上看是地方部门对某些工作的重视,实际上是地方行政管理上的低效低能,其所做的只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应景文章。要不然,为何很多地方“禁酒令”说了N次、有的地方还设立了“禁酒办”,却依然堵不住“嘴上的腐败”呢?!

那些无关紧要的“某某办”,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一种扰民工程。很显然,对于泛滥的“某某办”,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但治理“某某办”,并非简单地靠压缩了事。正如前所述,政府机构臃肿的根源,在于官员膨胀,冗员过多、人浮于事。不必讳言,治理机构臃肿是一道难题,但若无视这一病根,而迷恋于那些无关紧要的花哨之术,甚至裹足不前,“某某办”自然也就“绵绵无绝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