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和美领馆再次成为城中热话,话题不变,地点从北京换成了上海。
继美国大使馆发布PM2.5监测数据之后,5月14日,美国驻中国上海总领事馆(以下简称“上海美领馆”)也开始发布其自行监测的PM2.5数据。
据上海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伏晴艳称,经过上海环境监测中心的长期对比,“中美监测出的污染浓度出入不大”。
但是,5月15日当天,同一片天空下,上海市环保局、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公布的空气质量为“良”,而上海美领馆的监测结论是“极不健康”。生活在上海的人们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发出了疑问。
数据差异涉及到一个技术问题。目前,上海空气质量日报采用的是空气污染指数(API),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上海美领馆发布的空气质量监测采用了空气质量指数(AQI),其监测项目为地面臭氧、可吸入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关键的差别还在PM2.5。
为了避免争议,上海美领馆在其官方网站解释称:上海美领馆安装空气质量监测仪测量PM2.5指数,作为衡量领事馆淮海中路办公室附近的空气质量,目的是为了给美国领事馆人员提供健康方面的非官方资讯。他们特别解释说,“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分析无法通过单个监测仪的读数得到。”
但是,一旦“非官方资讯”与“官方信息”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质疑还是指向了“官方信息”。
“政府有足够的资源成为数据的权威发布机构,其他的监测结果应该作为参考。”公民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事实上,之前政府是将权威的发布拱手让给了别的渠道。”
马军认为,要改善这样的局面,政府应着力于发布全面、信息完整、用户友好的环境信息。
面对坊间质疑,上海市环保部门并未选择回避。伏晴艳的解释说,这是新国家标准推进过程中的过渡期,而不久之后,上海也将发布AQI。
在今年年初发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分期实施路径中,上海被要求在2012年实现按照AQI进行空气监测结果日报和实时报,而从6月开始,上海将正式公布10个国控点的PM2.5数据。
可以预见的是,当AQI正式发布时,上海的空气质量优良率将出现下跌。据一位环保组织的工作人员说,目前空气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是AQI难以发布的原因之一。
不过,比起PM2.5去年在北京掀起的争议,上海环保部门的态度可谓开放。
2011年11月,美国大使馆发布PM2.5数据后,北京市环保局的回应是:“对于PM2.5,我们有能力也有设备监测,我们也有监测数据,但是我们不能随便公布,因为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监测是非常严肃的事情。”
此次上海美领馆监测发布PM2.5数据,上海环保部门的态度则是,(美领馆数据)既提供了更多的空气信息,也是对环保工作的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