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之后回看延迟退休年龄之争,不管有多少反对之声,有一点不能忽视:中国逐渐走向老龄社会,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要想解决养老金困境,就该从制度设计入手。

【侨报6月12日社论】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保部)最近似乎陷入一种骑虎难下的局面。自从6月5日该部透露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后,引发舆论强烈反响。一周过去了,无论是官办媒体还是商业网站,舆论呈现一边倒的反对态势。而从人保部的强硬表态来看,官方也有不得不推行的压力,政策已难有转圜空间。

事实上,以往这一话题也屡被提及,每年“两会”都可见相关提案,但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一次,眼见政府打算玩真的,民众的反弹可想而知,毕竟涉及自己切身利益之事,怎能不着急。综合舆论来看,反对延迟退休的理由,主要是挤占年轻人就业机会、高龄就业者存在劳动风险和隐形歧视、养老金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赞成延期者理由有二:一是国际惯例,比如欧美国家普遍65岁退休,二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资源短缺现象将会加重。

国际惯例也好,形势需要也罢,背后原因无非是养老金账户入不敷出。截至2010年,中国国家养老金个人账户本应有资产19596亿元(人民币,下同),但实际却只有2039亿元,还有天大的窟窿待补。

据测算,延迟领取养老金可使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一加一减,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虽然效果立竿见影,但显然杯水车薪。而养老金缺口将长期存在并持续扩大。

据世界银行此前公布的报告,如按照目前制度及模式,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这一数据让人不寒而栗——工作到80岁,恐怕也解决不了养老问题,这简直是竭泽而渔。

也有专家学者给出折中方案,即弹性退休制,让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可以发挥余热,让重体力、低学历劳动者按时退休,早点享福。这倒能使各类人群按自己的需要做出养老决策,也能避免人才浪费,使劳动力、人才有序交替。但民众仍缺乏信任感,他们担心监管与考核不足,“弹性”会演变成惯例,延迟退休反倒为特权阶层提供了继续享受特权的便利条件。以垄断行业为代表的既得利益群体,也会以弹性退休制度为挡箭牌,这无异于在制度上固化其利益,公众显然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

推迟退休年龄还必须实现基本的公平。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公务员不交养老保险,退休时拿的养老金却比交保险的企业员工还高?这种种疑问刚好戳中了中国社保制度的软肋——高度碎片化,即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份制定不同的养老金制度。目前全国范围内至少有四套不同的养老金制度:公职人员退休金制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虽算作一类,但待遇仍有差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算上各地五花八门的土政策,可谓眼花缭乱。过度分割使全国缺乏一套统一的养老制度,想做到公平自然就是缘木求鱼了。

而比利益分割更为严峻的事实是,目前的几套养老体系还存在不少覆盖盲区。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社会保障的重点在城镇,人口占比多的农村长期被忽视,农村居民参保意识弱。媒体报道,即便在经济发达的浙江慈溪市,中青年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率仅为10%左右,即使参保,大多也是选择最低档缴费。同时,2010年,全国有1.53亿外出农民工在城乡间流动就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仅为3284万人,由于工作不稳定而频繁参保、退保,也颇让有关部门感到无奈。

抽丝剥茧之后回看延迟退休年龄之争,不管有多少反对之声,有一点不能忽视:中国逐渐走向老龄社会,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要想解决养老金困境,就该从制度设计入手。

一方面,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将公务员与其他职工退休金制度“并轨”,整合社保制度的碎片化;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让更多年轻人有就业机会,解决结构性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养老金“开源”。

(编辑:萧冬)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