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硕:中国正失去外交方略吗?

(2012-07-30)

早报导读

● 马凯硕

审时度势

  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这堪称是震惊世界的发展:美国在1980年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5%时,中国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只是区区2.2%。然而,在展现了30年的地缘政治竞争力后,中国正濒临失去这种能力的边缘——而如今正是它最需要这种能力的时刻。

  如果中国领导人希望利用自身和平与悄悄的崛起,来取得全球主导地位的话,那就未免太过天真和愚蠢了。美国迟早有一天将从地缘政治的沉睡中苏醒,一些迹象显示它已睁开了一只睡眼。

  但中国已开始犯下一系列严重错误。日本在中国压力下于2010年9月释放一名被逮捕的中国渔船船长,但不肯罢休的中国进一步要求日方道歉,让日本政府感到不安。

  此外,当朝鲜的炮弹于2010年11月炸死了无辜的韩国平民时,中国却基本上选择保持沉默。韩国在谨慎拿捏一番后做出了回应,于2010年12月派大使参加了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典礼——得奖人是在狱中服刑的中国人权活动家刘晓波。

  中国拒绝发放签证给一些印度高级官员也惹怒了印度。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后来会见印度总理曼莫汉星时虽然平息了事端,但这种毫无必要的挑衅,却在印度留下了不可以信任中国的阴影。

  但上述错误比起今年7月中国对亚细安所做的,可说是微不足道。亚细安外长会议无法对联合公报达成协议,这是亚细安成立45年来的头一遭。表面上,这是因为亚细安现任主席国柬埔寨,不希望在公报中谈及南中国海的双边争端。但全世界,包括大部分亚细安成员国,都认为柬埔寨是在中国强大的压力下,才采取这样的立场。

得不偿失的外交胜利

  中国的胜利是得不偿失的。它在联合公报上的斗争赢了,却可能失去20年苦心经营积累下来的善意——2002年11月签订的亚细安—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等所带来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中国前领导人都认为,一个强大、团结的亚细安,能够为中国提供宝贵的缓冲空间,抗衡美国有可能采取的遏制战略。如今,因为分化了亚细安,中国为美国提供了在区域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的最好机会。如果邓小平在世,他会对此非常关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