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的周保松老师最近在南风窗发表了一篇名为《市场、金钱与自由》的文章。身为自由主义者的他提出了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有些“左”的观点:市场和自由的关系,不仅不像市场自由主义所称的那样直接和正面,甚至可能有负面效果。

我赞同周老师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尤其是文章结尾处的这段话:“自由主义如果继续不理代价地将自己和市场捆绑,并以自由之名反对任何社会分配,结果不但不能回应人民的要求,更会令自己失去批判性进步性。中国自由主义要有生命力,就必须走出这个困局,让人们见到它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不仅是批判政治专制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批判经济和社会不公的重要道德泉源。”

“捆绑”二字,用得很妙。捆绑能带来利益,但也要付出代价,关键要看,这利益是否值得追寻,这代价是否支付得起。

做媒体的人,虽然经常声称“独立”,但实际上,世外桃源并不存在,媒体要想在一个社会中生存下去,总有捆绑的对象。最典型的是机关报,它们捆绑着主办报纸的机构,所以,当央视曝出国家发改委正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时候,工信部的《人民邮电报》会发文痛斥,称电信联通垄断之说不符合事实。尽管这份报纸付出了短期内遭人唾弃的代价,但这无损其利益,因为它的老板会继续为它出钱。

市场化运作的媒体则有些不同,需要捆绑住的,是买来报纸、打开电视的“读者”、“观众”。可是,他们虽然为数众多,但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法直接捆绑,于是只能依靠一些间接的方式,通过捆绑一些“价值”、“理念”,来间接捆绑住受众。

湖南卫视捆绑的是娱乐,这虽然会让它看起来有些低俗,但却带来了收视率和广告额;不少都市报、社区报捆绑的是本地服务,尽管琐碎,但极强的实用性也给它们带来了读者;南方周末捆绑的则是“正义、良知、爱心、理性”,这会让它显得过于严肃,看起来总像是闷闷不乐,眉间紧锁着深仇大恨,但这种捆绑也为它赢得了声誉,以及市场。

有时候,一些捆绑在实践中渐渐走了样,或者被人故意抹黑,塑造了走样的形象。最典型的便是“南方系”,本是一些信奉德先生的中国人,却被人诬为与“西方势力”捆绑的“汉奸”。这种虚妄的指责有其特殊背景,但也不失为一种提醒:有时候,“南方系”的一些报道与评论,是不是正如周保松老师所说的那样,为了宣扬自己所信奉的理念,而不理代价地将自己与市场捆绑、与西方捆绑,对它们存在的问题缺乏批判,结果反倒令自己失去了进步性?

更可怕的是,如果将这种与价值理念的捆绑,转变成了与某些个人和群体的捆绑,就更是完全变了味道。

在我个人看来,一份值得尊敬的成熟媒体,可以跟“改革”捆绑,但不要跟“改革派”捆绑;可以跟“普世价值”捆绑,但不要跟“西方国家”捆绑;可以跟“市场经济”捆绑,但不要跟“资本家”捆绑;可以跟“法治理念”捆绑,但不要跟“律师”捆绑;可以跟“公平正义”捆绑,但不要跟“草根群体”捆绑;可以跟“公民精神”捆绑,但不要跟“韩·寒”捆绑……

毕竟,在新闻人的心目中,张季鸾提出的“不党、不私、不卖、不盲”依然是值得信奉和追求的理念。而其中的“不党”二字,尤其值得好好琢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