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文网相继刊发了“汉字阻碍创造力”以及“难写的汉字”两篇报道。作为一个多年学习英语的中国人,我觉得报道当中有不少发人深省的新颖观点,同时又觉得,文中的说法与我的体会和认识颇有不同。

四岁之前,我已经认得《参考消息》上的大部分汉字,不是因为我喜欢这张报纸,是因为父亲用它来充当教我识字的工具。

既然如此,我当然不会有中文难学的感觉。我并不觉得自己天资特别聪颖,只不过,众人皆知,童年的记忆力格外强大,何况我生于斯长于斯,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我依稀记得,那时满街都有大字报,虽然荒诞恐怖,却也是学习新字和巩固成果的好材料。父亲一只手牵着我、一只手把大字报上的字指给我认的情景,是一份永远的记忆。

当然,认得许多字不等于掌握了中文,就跟背下字母表不等于掌握了英语一样。真正掌握中文,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深刻的思索,需要知道单字的所有意义、字词蕴含的文化背景、偏旁部首的意义、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字词组合的可能性和限制、习用词汇的流变乃至字形的流变,如此等等。身为中国人,努力学习了三十多年,我依然不敢说,我已经掌握了中文。

以我和我相熟的一些人学习英语的体验,要学好英语,情况也是一样。

实际上,任何文字都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生活,其中蕴藏着近乎无穷的观念和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不仅涵盖了生活本身,甚至对生活构成了限制(我们无法表达以至无法思考语言里没有的东西)。相较于我们有限的寿命,它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事物。即便只是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也不应该对任何一种文字轻言放弃。

相反,如果只把语言当做日常生活的工具、只满足于谈论天气和柴米油盐,那么,中文不难学,英语也不难学。就这个目的而言,三千多个常用汉字已是太多,英语单词也只需要几百个。按我的感觉,今天的中文和英语,在新词迭出不穷的同时,都呈现了简单化的趋势。

然而,简单就完全等同于好吗?易于普及完全等同于好吗?“效率”完全等同于好吗?为了“效率”,我们已经牺牲了许多美好的东西,比如手写的信函,比如等待的耐性,比如从容淡泊的人生态度,比如停下来反思生活的能力。要想约略了解速度的害处,去看看米兰·昆德拉的《慢》吧。这部小说当中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慢的程度与记忆的强度成正比,快的程度与遗忘的强度成正比。”

要说中文培养了顺从的态度,我觉得并非如此。就我阅读所及而言,从先秦到明清,流传至今的经典文字,没有任何一篇是降书顺表,多数都包含着新奇的想象和真率的性情,以及,用今天的话来说,“非主流的思维方式”。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从来都不是统治者的帮凶,因为它们推崇非物质的精神目的,与此同时,物质才是统治者最容易掌控的东西。同样是中文,林语堂用它来叹赏往昔风雅,鲁迅用它来痛斥传统文化。不过,鲁迅先生可能没有意识到,在很大程度上,他那种犀利且不乏优美的文字也是拜受祖国传统之赐。

要说中文遏制了“深层创造力”,因为不知道“深层创造力”的确切含义,这一点我无从置喙。但我承认,我们的文化确实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过绊脚石不是中文,而是重精神轻物质、重伦理轻实用、重高远目的轻日常手段的整体传统。《论语》当中,孔子和学生宰予讨论服丧三年的必要性,宰予考虑的是服丧三年造成的现实损失,孔子考虑的却只是,如果不服丧三年的话,“于女安否?”(你能够心安吗?)。同样是《论语》的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想省去祭祀用的羊,孔子却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凡此种种,都是将精神目的置于实际效果之上。按照今天的投资回报率标准,与哥伦布等人的地理大发现相比,郑和七下西洋无疑是一次赔本买卖,因为劳师动众的中国只达到了“耀兵异域”的缥缈目的,并没有借此换来实实在在的版图或者资源。然而,对于郑和船队所经之处的人民来说,这是不是一种幸运呢?

至于当今中国某些机构剽窃技术的指责,即便属实,也是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甚嚣尘上的结果(原因恰恰是中国某些机构正在按照西方的发展逻辑“奋发图强”),并不是中文的过错。

要说不利于科技发展是中国传统的致命弊病,前提是科技发展是人类最为重要乃至惟一的目的。这个前提,本身就值得商榷。将近一百年前,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当中写道:

在我看来,要衡量一个文明的价值,终极的标准并不是这个文明已经建造或能够建造怎样的庞大都市、怎样的堂皇屋宇、怎样的上乘道路,也不是它已经制作或能够制作怎样精美舒适的家具,怎样巧妙好用的器物、工具和设备,甚至不是它创造了怎样的制度、艺术和科学,终极的标准是,它能够培育什么类型的人性、什么类型的男人和女人。

辜先生的说法不见得是惟一的真理,但这个衡量标准,至少与科技发展程度和GDP同样有效,只不过不容易数字化、“没有效率”而已。从这个标准出发,熟谙中西文化的辜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优越的国度,因为它培育了“君子”和“淑女”。

今天的中国,也许不再是一个“君子”和“淑女”的国度,不过,这仍然不是中文的过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