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视频文件

这场纪念会由清华大学主办,纪念孙立人和台湾省前任主席吴国桢两位清华校友。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说,孙、吴两人,在一九四九年国民党内战失败、撤守台湾之际,在军、政两方面,对稳定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做出了重大贡献。

孙立人一生最着名的战绩,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中国驻印远征军反攻缅甸。但一九四九年国民政府迁台后,孙立人却在一九五五年,被指控「意图叛乱」,推翻蒋中正政权,遭到软禁三十三年后去世。

台湾国史馆馆长吕芳上在纪念会上发表了专题演讲,谈到当年孙立人和吴国桢两位在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美国深造的政军官员,深深受到美国信任。他说,当时美国通过国防部次长郑介民向蒋中正传达了一个讯息:美国愿意支持台湾,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必引用留学美国的杰出人士,一个是吴国桢、一个是孙立人。吕芳上说,当时台湾政界的气氛是:吴国桢主台,美国援助就来。

然而美国方面的要求,迫使当时的省主席陈诚让出职务,也种下了孙立人后来被控「受美国指使叛乱」的远因。

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朱浤源,花费二十六年追踪「孙立人叛乱案」,周五,他发表了一本近八百页访谈录,受访者包括孙立人本人和其它近百位关係人。

访谈中,朱浤源问道,美国官员的回忆录,其中显示美国当时的确有意扶植亲美的少壮派政、军人士取代蒋中正。孙立人澹澹回答:「他们也许是善意的,但我从没有这样希望。」

朱浤源认为,当时正值国共内战后的冷战阶段,台湾情况溷乱,人心极其浮动,当时重新掌权的蒋中正总统,启用大批政治工作人员,许多从大陆迁移来台的军、政人员,成为整肃人或被整肃的对象。但朱浤源认为,从二十六年的访谈以及种种旁证的查对结果显示,所谓「孙立人叛乱」基本上是个冤假错案。

朱浤源说,不管是吴国桢或孙立人,因为清华和美国的教育,使他们有开风气之先的观念和自由精神,但这却成为他们一生悲剧的源头。他说,时代虽然会进步,但脉动是缓慢、渐进的,中国的政治风气向来如此。因而清华的自由学风,很难影响到当下的政治,像孙立人、吴国桢这样的毕业生,走得太超前,想主张自由民主,最后势必遭到被牺牲的命运。

自由亚洲电台李潼  新竹报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