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复旦大学官微4月16日下午3点半左右消息称,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我们非常痛心地向复旦师生与社会通报一起不幸事件。”4月15日深夜,复旦大学官微@复旦大学的这则通报在不到一小时内即被过万网友转发关注。通报透露,4月1日,该校一名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出现身体不适,当晚即被送入复旦大学某附属医院就诊。入院之后,患者病情加重,出现昏迷、肝功能衰竭等症状。医院组织多次全市专家会诊,也未能发现病因,学校随后请上海警方介入调查。

4月11日,上海警方通报,在患病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4月12日,基本认定其同寝室同学存在嫌疑。目前,案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资料图片:复旦大学在官方微博上就投毒事件发布官方声明。 (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图)

据新华社对外部官方微博@中国独家报道和《东方早报》官微@东方早报的综合消息,中毒者黄某为男性,是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在读研究生,目前生命垂危,仍在上海中山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

@东方早报16日早上消息称,中毒事件事发寝室共居住有3人,黄某为耳鼻喉科考博第一名。有消息称黄某已脑死亡,但早报记者从医院获悉,中毒者状况不佳,但官方尚未宣布其死亡。人们依然在期待奇迹。

投毒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

目前,警方现已控制投毒嫌疑人林某,投毒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

对于林某的投毒动机,网上有人说黄某是因为与他人产生感情纠纷,有人说是黄某与室友关系不睦,还有人说是黄某占了他人博士名额……

4月16日,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回应称,受害人黄某与嫌疑人林某并不是同一专业的学生,微博上广泛流传的林某因妒忌黄某获得直升博士生机会而起意投毒的说法只是坊间传言,并非事实。

此外,据@东方早报报道,黄某的父亲也表示,“儿子没女朋友,在同学中是被竖大拇指的对象,他的博士资格也是考出来的。”

黄父表示,黄某为耳鼻喉科,林某研究方向为肝胆相关。两人专业不同,医院不同,无学业上的竞争关系。家属尚不清楚嫌疑人目的。

黄父说,4月3日他得知儿子患病的消息,他从重庆飞到上海,临时没有住处,曾经在儿子的寝室里住了一晚,并见过儿子同寝室的两位同学包括投毒嫌疑人林某,未发现异常。

有毒物品是什么?

警方在黄某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的究竟是什么有毒化学品?目前网上有四氯化碳、N-二甲基亚硝胺等说法。而前述东方网4月16日消息称,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表示,部分媒体报道中所提及的,林某投毒所使用的有毒化合物种类及获取渠道并未获得公安机关的证实。

4月16日下午,方明接受南方周末网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因为事件涉及公共安全及为免干扰警方破案,在警方没公布案件调查结果前,他不会就该案有毒物品的种类及来源再作回应。

网友:清华铊中毒事件重演?

尽管通报未说明该有毒化合物是什么,有不少网友表示震惊之余,纷纷联系起上世纪90年代的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也称朱令事件)。1994年年底,清华大学女生朱令离奇发病并急剧恶化,最后确诊为铊中毒。

1995年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正式立案调查。朱令同宿舍的同班同学孙维曾被列为嫌疑人,1998年8月26日,公安机关宣布解除对孙维的嫌疑。

如今,朱令的智力、视觉、肌体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留下永久的严重后遗症,甚至无法自理生活,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上一页1下一页

网络编辑: 瓦特

相关新闻

一碗稀饭引发的投毒悬案
两个孩子在吃了鱿鱼和稀饭后,第二天中毒死亡。一份疑点重重的法医鉴定,使投毒案被告两次被判死…
盐城特大水污染案宣判 首次以投毒罪判…
在以前类似的污染事件中,比如2005年的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案等,法院均以重大环境事故污染罪…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