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沃克尔规则正在把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带给华尔街的“紧箍咒”进一步落实,欧盟正在通过限制大银行自营和金融交易税来遏制系统性风险,发达经济体对于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清算开始加码。在复苏趋势和信心不断增强之后,各国监管者都希望传统金融“巨鳄”能够在外部约束和自我反省之下,进入新的“安静繁荣”阶段。

在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都面临宏观监管与调控的严厉挑战。与此同时,在尚未受到全球危机严重影响的中国,却上演了一场来自投资者、类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媒体与公众所营造的互联网金融“大戏”,使得传统金融机构似乎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威胁,当然银行业对于这种威胁的迎合仍然值得质疑。

互联网金融的热浪彷佛一夜之间涌来,相关的话题无处不在,2013年也被许多人冠以“互联网金融元年”的称号。实际上,早在本世纪初以来,关于“网络金融”的研究就已经初具规模,但更多停留在电子银行等技术性分析,虽然在许多院校成为专门课程,但并没有产生广泛的市场影响力。2011年随着对于金融体系改革与创新加快、民间资本激活等的关注,互联网金融开始在人们眼前晃动,直到2013年终于发酵成一场“狂欢”。

人们在谈论互联网金融时在谈论什么?

虽然人们对互联网金融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解释和定义,每个参与者脑海中也都有一个自己认知的互联网金融,但要真正认清其背后的创新价值和风险特征,必须从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着手加以分析。

与金融要素研究相关的学科体系,可以大致分为货币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前者研究的是货币的功能、形式、货币制度、货币供给与需求,后者则研究经济主体的跨期资源配置,金融资产特性、金融资产的供给与需求等。随着现代金融业的纵深发展,在组织机构、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不断突破,但背后总是依托于一种或几种金融功能或要素。只看表面,往往使人看不清观察对象的实质,无法把握其内在的金融特性。

由此,在谈到互联网金融的时候,首先应当根据金融研究的对象要素,进行适当的对号入座,才能更好地把握主线,使得大家在口若悬河地探讨互联网金融之时,能够尽量调试到同一“频段”之上。

就货币经济学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关注的其实是虚拟货币,也就是电子货币的较高发展阶段。电子货币的出现是与技术演变密切相关的,但在实质上,电子货币尚未明显改变传统的货币发行机制,央行依然具有垄断性的货币发行权,同时也基本垄断着主要电子货币的发行权。而虚拟货币的出现,则使得这一格局有所松动。例如,比特币及其各类山寨模仿者,虽然在现实中遇到多国监管者的“狙击”,并且沦为投机者猎食炒作的对象,但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体现了虚拟时代的货币“去央行化”尝试。就此来看,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就是比特币造富狂热在国人中的蔓延,以及被央行突然严格叫停而“黯然离场”的戏剧性。

就金融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主要关注的是,资金与金融资源配置、支付清算、风险管理和信息发掘这些金融体系基础性功能,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有何新的突破。必须指出的是,这些领域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自从上世纪末信息革命的突飞猛进式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结构产生巨大影响,金融运行、金融组织、金融产品更加紧密地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无论是电子银行的发展,还是资本市场的高频交易,都是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