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家乡”的新疆人
2014-03-09 08:54荷兰在线

文/程锦

新疆是谁的家乡,答案并不统一。这本不值得争论,但鉴于新疆人口比例演变的历史及维汉两族之间的摩擦冲突,汉族和维族若真要寻找一份关于家乡的归属感,都会有些许尴尬。更不用提汉族和维吾尔族外,新疆其他十几个常被众人忽略的世居民族。

追根溯源,新疆是维吾尔族世代生长的地方。解放前,新疆的汉族人口比例不足10%,但当时的汉族和维族关系融洽,了解也尊重彼此的生活信仰,不少维族和汉族当时住在一个院子里,一起生活。而解放后大批进入新疆的汉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局面。很多人根本不了解维吾尔族的生活习惯及信仰,在面对不同的民族文化时也缺少包容和尊重,比如在维吾尔族面前吃猪肉,不尊重维吾尔族的礼拜等等。有人觉得这可能有些小题大做,但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永远无法看清宗教信仰者眼中的世界,对你无关紧要的细节可能是另一个人心里的致命伤。这还不包括汉族人口的骤增,维吾尔族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南疆地区维吾尔族生活条件差,汉语不流利的维吾尔族难以融入社会,维吾尔族提出诉求就有破坏民族团结之嫌等等,既是家乡,为何觉得有话说不出?维吾尔族是否有埋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可以度量。

然而这个家乡不仅只有维吾尔族,还有其他民族,特别是大批迁入新疆,和维吾尔族一起在新疆生活的汉族。且不说解放前在新疆成长的一代代汉族,就是解放后因各种原因迁入新疆的汉族也早已在新疆深深扎根,这片土地,早已深深地渗入汉族的汗水。不知道当年迁入新疆的汉族这些年是否曾后悔过当年跟着国家政策来到新疆,但如今在新疆居住的汉族,已经回不到曾经来的那个家乡了,新疆,就是他们心中的家乡。而在新疆一直求稳定的方针下,自治区的特殊政策下,新疆的官真的是官,新疆的民真的是民,这点是不分民族的。很多汉族看到的仅是维吾尔族享受的特殊政策和优待,在生活中和维族发生权益冲突也大多抱着“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既是家乡,为何感觉活得憋屈,有苦说不出?尤其是七五事件之后,难免有汉族平民觉得,这么多年的忍让,就忍来了你们的憎恨和埋怨?

不仅如此,新疆汉族人对家乡的认同感也会遭遇尴尬,最直接的就是经常被问:“你不像新疆人?你不会说新疆话?”言外之意是,你身上没什么特色,怎么是新疆人?这确实正常,去过新疆的,毕竟是少数,更不用提新疆多年的对外宣传资料,国内各大媒体的报道,除了山水牛羊,瓜果飘香,各民族歌舞升平,有几次出现过汉族人的影像?就连两会期间天安门广场屏幕上播放的《我们新疆好地方》,全是所谓的“新疆特色”画面。然而新疆的汉族也有被一口咬定是新疆人的时候,那就是出行办事需要出示身份证的时候。尤其是新疆一出事儿,过机场安检时,谁敢说你不是新疆人?

维吾尔族在来自新疆的认同感上并没有遭遇汉族的尴尬,但就是这种“你是新疆人”的认同,成了一种新的尴尬:因为长相太好认,不出示身份证出行办事都可能遭遇困难。更不用说当本民族的人闹出砍人这种大事儿来的时候,一出门,回头率骤增,出行遭遇额外盘问也难免,这种以偏概全的定性思维确实让踏踏实实过日子的维吾尔族觉得尴尬。一位维吾尔族友人在对本民族同胞的疯狂举动不解之余,也有自己的质疑:“校长强奸学生,不代表所有的校长都是强奸犯,也不代表从这个校长家乡来的人都是强奸犯。即使有人拿刀进学校砍人,也不会有人拿他们的家乡或者信仰开刀,这种思路是怎么来的?”罪犯即是罪犯,暴徒即是暴徒,为何我们一定要追究他们的家乡或者他们的信仰?

且不说维吾尔族之间,同样存在巨大的差距。维吾尔族中不缺有好工作的人,而在南疆地区教育水平偏低的维吾尔族,却只能从事一些最基本的工作,甚至没有工作。一位父亲是维吾尔族、母亲是汉族的新疆“混血”姑娘将维族人自身的贫富差距深深看在眼里:受教育良好,工作稳定的维吾尔族有富到流油的,维族富二代每月消费几万块的名牌包不是稀罕事儿,在国外花大价钱读书的维族富二代也不少。然而同根生的南疆地区的一些维吾尔族小孩,连鞋子是什么样都没有见过。“维吾尔族人当官后,对维吾尔族平民不是很好,这让很多维吾尔族人在背后暗暗地骂,”这位姑娘略显无奈。

尽管自己的父母维汉各占一方,也并未因不同民族而产生矛盾,但这位姑娘认为从根上来讲,如果真的要选立场,大多维族人还是会站在自己的一方,哪怕保持中立也是不会偏袒汉族的。既不信任自己本民族的维族领导,也觉得汉族靠不住,那些处在贫困线、操着一口不流利汉语的维族人,这种不知道能投奔谁的尴尬谁来解?

汉族人替自己说话,说不好就被扣上大汉族主义的帽子。维吾尔族人替自己说话,说不好就被扣上民族主义的帽子。双方生活在一片土地上,却缺乏一个能够互相理解的沟通方式,7.5事件从未解决的尴尬让每个新疆人说起新疆,实在不知从何说起。网上那位16岁的维族少女让媒体公众震惊了,如果你被告知,7.5事件中参与打砸抢烧的有维吾尔族小学生,你又该做何感想?你真明白事情的始末吗?笔者从不敢说自己明白,只能凭借着一个个单独案例,试图揣摩个中原因。

称自己生长的土地为家乡却会遭到质疑的尴尬,这种谈起家乡不知如何是好的尴尬,不知你是否能懂?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被当作“异类”对待,不管做什么决定,都给彼此留个活路,大多数人不过都是在讨生活罢了。

(特约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你可能也感兴趣的文章:

 市场化与经济腾飞能否换来民族和谐?
 

把“卡德罗夫”们关进笼子

作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