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未來一段時間,將無寧日。這段時間多長、「無寧」到何等程度,沒人說得準。因香港今天的事,雖有很多在意料之中,仍有很多在預料外。

大陸人大常委會下午作出香港政改的決定,內容一早就透過出席會議的香港人大代表放風,底線亮出,本來不算意外;香港從特首到建制派,以既得利益為依歸,高調應和也在情理中;香港的泛民主派其實也為不識也不願普選的北京,設下國際標準的高門檻,他們激烈面對北京對特首選舉的高門檻,更是在所必然。

然而,香港並非只有建制派和泛民主派。一定意義上,香港的中產從來是「沉默一族」,平時他們懶得表態,不逼急了,他們不會上街示威。有分析說,香港「占中」和「反占中」的,加起來絕對不足兩百萬人,香港七百萬人裡,大多數沒出聲。

這些沒出聲的也有代言者。這次香港激烈政爭中,出現了一個「溫和派」,他們以學者為主,也包括一些醫生、律師等等;理論上,他們是中產一族的代表。

也因此,在人大決定公布這天,一切反應都在意料之中,包括泛民立法會議員的宣示否決政改方案,包括啟動占領中環,也包括將出現大罷課等等;唯一未能料到的,是五十四名學者的聲明。更未能預料到的是,這些學者公開表態他們已從失望變成憤慨,並且公開聲言與北京割席。

失去香港一大塊的中間群,是這次香港政爭中最難解釋的課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