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信公号:写客(ID:xieke7788)

杨永信沉寂了七年之后,杨永信再次出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过去的几年间,幼稚如我者以为杨永信臭名昭著,医院早关门大吉了。直到他的新闻再次引起大面积讨论,才知道杨永信的职业生涯仍在继续,且生意兴隆,过去七年间沉寂的只是人们厌倦的“杨叫兽”的搞笑梗。

想来,把长者那句“闷声发大财”用在杨永信团队身上,也挺贴切的。

不过,这说明一个问题:即使众多网友认为杨永信的电击疗法存在问题,家长却仍然愿意相信杨永信的疗法。

据说,部分网瘾患者经过杨永信的治疗,原本沉迷网络、任性叛逆,现在变得温顺乖巧,尊重集体,甚至下跪感激父母和杨叔叔的拯救。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如此大的转变,无疑于重获新生,简直觉得杨永信恩同再造。

市场需求决定了杨永信的存在。

从资料来看,杨永信最早使用的电休克治疗,就是用电流直击患者太阳穴。患者会被电击导致抽搐甚至休克。为了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挣扎,需要五六个小伙子按住病人手脚,或将患者手脚捆住,并塞入口腔护具防止患者被电击后抽搐咬伤舌头。因为电休克治疗过于残暴,后改为低频脉冲电子治疗仪。过程仍然十分痛苦。

电击疗法

电击疗法只是杨永信的第一道治疗流程,患者接下来会被安排到和老病友一起进行严格的军事化生活,期间要遵守杨永信制定的数十条规则,如不准乱说话、不准吃零食、不得发牢骚……没有任何自由。病友之间称之为盟友。盟友会彼此监督成员一言一行,如果有成员表现出抵触、反抗种种违规行为,会得到盟友“帮助”(告发),再进行电击惩罚。不承认自己是网瘾的青少年,经过几次电击会自动承认自己有网瘾。

据说,杨永信医院里面也有一些潜规则,想要减少电击,一定要顺着医生说的做。认错时尽量表现的极为懊恼,杨永信会认为这是治疗效果良好的表现。

由于杨永信电击疗法极为痛苦且具有严重洗脑的倾向,有人把杨永信形容为“恶魔”;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治疗后得到转变,又觉得他是天使。

杨永信本人也觉得身份迷茫,但他坚信自己在治病救人。

但我并不认可他对自己的评价,他更多是在用暴力手段改造人。

电击疗法可能只是一种暴力惩罚

杨永信自称电击为生物疗法,但我想,以杨永信的学历和临沂市的医疗教育水平,并不足以自创一种逻辑自洽、具有量化指标,且真正有效改善大脑认知的医疗技术。所以,他的治疗原理可能粗暴到令人发指——你上网成瘾,我用电击来惩罚你。参看国际上有关电击疗法的科普文章,你会发现都是微量电流刺激大脑,并特别强调电流过强会伤害大脑。而杨永信使用的电量让病人休克、抽搐,极为痛苦。惩罚的意义大于改善大脑认知(此处存疑)的作用。

惩罚的第二步是剥夺人身自由,严格控制患者言行举止,并把受过惩罚的患者扔到调教好的盟友里进行思想同化教育。盟友之间并不存在信任,在杨永信的系统里,他们需要相互告密的形式来帮助新人,所以被扔进盟友圈之后,隐私权也被剥夺,一言一行都被控制。盟友很乐于举报新人的“违规”行为,因为那样可以表达自己对网瘾的决裂态度。

网瘾中心学员

经过电击和剥夺人身自由,再加上盟友的同化教育,就到了可笑的第三环节。被治疗的青少年开始涕泪交加地承认自己以往的种种错误,更有孩子跪下来感激杨永信的治疗。

每当这时候,杨永信和家长就会以为这是治疗效果的体现。沉迷网瘾的孩子终于得救了!

真的是这样吗?我很难相信。

对身体进行暴力惩罚,是改变一个人最快捷、也最粗暴的方式。不管你是烟瘾、酒瘾、赌瘾,或任何生活不良习惯,只要针对性给予高强度暴力惩罚,都能短暂地起到控制作用。如果再加上精神暴力惩罚,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那些涕泪交加的青少年在杨永信和家长看来是承认错误。实际上,可能是当事人受不了疼痛做出的规避惩罚的被迫行为。也就是说,当孩子被送进杨永信的地盘,他们的最大的痛苦就变成了和杨永信做斗争,为了更大程度保护自己不受到更多惩罚,他们选择了违心承认错误,并最终在集体中消解了自我意志,变成下跪感恩的人。

是的,无关乎治疗。杨永信只是利用简单的惩罚原理,重新改造了他们。

杨永信的治疗方法是荒谬的。

关于网瘾和其治疗方法的谬误

我想告诉视网瘾为洪水猛兽的人,网瘾从来不是一种精神疾病。我更想告诉大家,网瘾的概念是PC互联网兴起时出现的新词,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后,人人一部智能终端,天天挂在网上,网瘾的概念也需要重新认识。而且,作为PC时代的网瘾认定标准,从来没有得到卫生部的认可。

所谓网瘾,就是长时间依赖网络的生活习惯,这是网络时代常见的心理问题。而被视为洪水猛兽般危险的网瘾学说,多是民间一些戒网瘾治疗中心的夸大其词。这里也包括杨永信和他的单位。

既然是心理问题,要做的就是心理干预和治疗。而所有合理的心理治疗都需要对患者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亲子关系、同学关系等进行足够的了解,为当事人科学地解读依赖网络的心理轨迹,针对性地给予干预。

包括诸如抑郁、躁郁等精神疾病和成瘾性精神病,都要与患者达成治疗的共识,以便能纠正认知,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且前提是治疗过程需要当事人主动配合,心理医生绝对不能使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暴力。

网瘾中心

而送到杨永信处的所谓网瘾患者,好多都是被家长欺骗或扭送过来的。杨永信的治疗方法也完全违背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对所谓网瘾患者直接进行惨无人道的电击!

这简直是天大的荒谬!

杨永信这么做,看起来有点彻底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痕迹,因为该学派认为不必关注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和思维的作用,只需要通过奖惩措施就能改变一个人。但即便是彻底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钠教授,也拒绝单纯使用惩罚手段,因为这会带来不正确的反应。

杨永信是临床医学出身,从事精神科疾病之后应该学过很多心理学理论, 如果他不是在长期的成功中迷失自我,他应该能想到,经过电击和剥夺人身自由所达到的疗效,不过是暴力惩罚促成的反应。

当孩子的所谓心理依赖被强行切断,情绪被短期压制之后,他们会走向什么样的人生呢?是否会用更加叛逆的行为来补偿自己呢?有的孩子因为过度惩罚选择跳楼自杀,这难道不应该促使人们深思吗?

网瘾中心2

中国式家长的愚昧和控制欲望

没有家长认为自己不爱孩子,更没有家长愿意承认他们在孩子身上犯下过愚昧的错误。

杨永信之所以在中国大地上以医生名义作恶近十年而不倒,得感谢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期许。大多数中国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循规蹈矩,听话懂事,并把服从当成至上的美德。哪怕家长本身就是个混蛋。

当一个家庭里有孩子出现网络依赖倾向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孩子任性叛逆,不听大人的话。但是这个过程中,家长很少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关心过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否和他们建立过平等信任的沟通,更别提很多家长本身坏毛病一大堆。

孩子有网瘾,家长从来不追求孩子叛逆的内因,只希望运用家长的权力强行控制,如果控制不了,就交给杨永信。

通过杨永信的电击疗法,青少年抗逆的意志被摧毁,自尊被剥夺,表面上终于变成一个乖宝宝,但同时也埋下他们对这个世界更深的恐惧和恨意,当杨永信的惩戒威胁逐渐消除之后,这种恐惧和恨意可能会变本加厉的反弹,到那个时候,家长是会反思杨永信电击疗法存在问题呢?还是继续送孩子去接受电击呢?

我不知道答案。

我唯一知道的是,暴力和恐惧很少能促使大脑进行正面的、良性的认知。 相反,会把原本正常的人逼到反方向,比如学会暴力对待问题。

我更希望那些把孩子送到杨永信那里的家长,能够反思一下内部问题,让孩子在依赖网络之余,也可以依赖自己的父母。同时,如果有家长觉得孩子有网瘾,请认真了解一下网瘾的相关知识,而不是只看网瘾危害之说。

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依赖网络的人才能和时代保持同轨。

image

杨永信和他的医院以后何去何从?

杨永信火于2008年CCTV-12频道推出的记录片《战网瘾》。央视在普通民众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具有最高权威性。你可以现象到很多年里,万千家长慕名前往,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央视报道为荣,地方政府也会因本地机构上央视而沾沾自喜,国内领先的治疗网瘾的机构就在咱门市,咱得重视,多多关照。

面对新京报记者采访,杨永信自己也说:“我之所以能够办下去,这里政府支持我办下去,是因为都知道这是一件好事。”

而就在“2016年4月,临沂市科技局在网戒中心召开了由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承担的科研课题“网瘾戒治综合干预(教育)模式的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科研成果综合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国际上具有显著创新性,居国际先进水平,建议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的范围。”

所以,尽管杨永信现在被舆论讨伐。但他和他的医院很大可能会一直开下去。只不过受到舆论影响,他们会改变一些策略,比如减轻暴力程度,进行所谓人性化的改革等等。

一个不存在的疾病和一套荒谬的暴力疗法,让杨永信红了近十年。如果中国要写一部现代魔幻史,杨永信应该是可以单独成篇的人物。

只是,这绝不是杨永信一个人的错谬,而是由一群人演绎的荒诞和黑暗。

手记:杨永信是心理学的耻辱。

它的耻辱建立在愚昧无知者的需求之上。

有什么样的病人,就有什么样的医生。

假如这种病是虚构的,那便成了荒诞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