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封一批前首相戴卓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内阁的档案,当中包括1989年“六四事件”前后,各方对局势的认识以及交涉过程。摄:CATHERINE HENRIETTE/AFP

12月30日,英国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解封最后一批前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内阁的机密档案,并由撒切尔夫人基金会(Margaret Thatcher Foundation)在网络上发布,其中27份在1989年5月20日至7月21日期间的信件及文件,显示中英及各方在“六四事件”前后对局势的认识以及交涉过程。

戒严后,军方被要求“采取必要手段”平定局势

 
1989年5月20日,中国政府宣布戒严。同日,时任英国驻华大使唐纳德爵士(Sir Alan Ewen Donald)向英方发电报报告称,自己当天与著名汉学家施拉姆(Stuart Schram)共进午餐时,对方引述中方人士消息透露,邓小平当时曾提出“杀200人可保20年稳定”(200 dead could bring 20 years of peace to China)的言论。唐纳德认为,这清晰反映出中国当局认为可以通过牺牲部分示威者来换取政局稳定,并为完成改革开放争取时间。

在中国的领导层里,仍然有声音认为应该以温和手段(处理事件)。不过学生行为引起的沮丧和愤怒令中国政府及中共颜面尽失,这会让事件演变成一场危机。

前英国驻华大使唐纳德爵士(Sir Alan Ewen Donald)

由于彼时北京城谣言甚多,唐纳德自称起初对施拉姆的话有所保留,但当晚他收到美国国防部门的情报称,中国政府认为已经没有任何方法能够避免死伤(no way to avoid bloodshed),并已经下令政府医院员工上班,而中国军方也接获命令要求“采取必要手段”平定局势。

唐纳德称自己其后向美国空军方面查核情报是否真实,得到的回复是情报来源“非常可信”。

“六四事件”后,中国曾建议以《基本法》为筹码换取英国援助

 
天安门事件后,欧美国家一度暂停与中国的外交往来,部分更对华实施经济制裁。一封写于1989年6月21日的信件显示,时任英国国会议员夏米勒爵士(Sir Hal Miller)向首相撒切尔夫人表示,自己的一位香港老朋友传话称,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希望透过他接触英国政府。

中方建议夏米勒以个人身份在1989年7月到访中国,并与杨尚昆、邓小平见面,就中英关系、香港问题、贷款投资等议题进行商谈。而中方开出的条件是,如果英国愿意提供优惠贷款,那么中国将在草拟香港《基本法》一事上提供“更大弹性”。

(夏米勒)是国会里有影响力的保守派代表,并和香港关系密切。我不相信李鹏或者其他中国领导人不会利用这次拜访大做文章。

前英国驻华大使唐纳德爵士

虽然中方强调这并非官方会面,不过唐纳德以及时任港督卫奕信(David Wilson)担心这会被外界解读为英国政府轻易接纳“六四事件”后的中国,势必招致批评,因此提出反对。最后撒切尔夫人也放弃了中方提出的协商建议。

李光耀料中国不会容忍香港分离

 
“六四事件”后,唐纳德曾经在1989年7月前往新加坡,并在时任英国驻新加坡专员 Michael Pike 的引荐下与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会面。根据最新解密的会面报告,李光耀认为北京学生在5月19日起将诉求由寻求改革转为直接攻击李鹏及邓小平是“愚蠢的行为”。李光耀说“以自己骨子里的华人性”为根据,早已料到邓小平一定会出手镇压反对自己的学生。

在谈到“六四事件”的后果时,李光耀认为对于中国和邓小平而言都是“灾难性的”。他指出,中国会面临众多的经济问题,而邓小平已经失去了领导人应该拥有的“美德”,而后续的中国领导人势必要面对一个四分五裂的政党。他坚信“如果没有一位强而有力的领导人,任何一个中国政府都难以维持统治”。

中国不会接受香港那些在它看来具有颠覆性的政治团体。中国政府也不会接受任何有关一个分离的、具民主基础的香港身份的主张。如果香港要生存下去,那么不管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用邓小平的话来说,香港人都要学会‘热爱中国’。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在谈到“六四事件”对于香港的影响时,李光耀指不太明白为什么事件会引起香港人如此强烈的反应,认为这在香港人身上似乎不太常见。他同时也注意到,“六四事件”后,香港出现了更多要求全面民主化的声音,并认为这将“无可避免地引起中国的敌意”。

202

北京当局一直未有公布“六四事件”的死亡人数及名单,由死难者家属组成的“天安门母亲” 目前寻访到的死难者名单有20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