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腾讯网 | “外公外婆”是方言,改成“姥爷姥姥”?上海小学语文课文引热议

最近在微博上有网友爆料,说是上海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书(沪教版),第24课《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竟然将原文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

然而搜索课文原文,却发现作者在文章中写的,全篇都是“外婆”:

缘何进入上海小学语文课文,“外婆”要变成“姥姥”?

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针对此问题的答复:上海教委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以下评论由数字时代编辑收集自新浪微博:

@echo阿精:外婆的澎湖湾是不是要变成姥姥的澎湖湾了?摇啊摇摇到姥姥桥,真是太闲了

@日常茶饭事:狼姥姥,姥姥的澎湖湾[黑线]

@XqsMe:外婆的澎湖湾——好浪漫好温馨,姥姥的澎湖湾——你怎么骂人啊?

@复旦王振忠:怎么可以这样?在南方,只有骂人的脏话中才用“日你……的”,其他场合从不会用这两个字。

@中山东港家具zenith震庭:逼着南方人叫姥姥,服不服!那就去他姥姥的吧!

@roundpebble:审稿者若是南方人,则是自贱了。若是北方人,则是罔顾日常生活实际的傲慢了。但无论如何,首先,改动原作者的文稿,都不应该且不必要。

@嘿迁翻儿:我觉得外婆和姥姥都是不同区域的方言,只能说,喊改成姥姥的领导,他可能住长江北。

@一个慢慢变白的人:和过年一定吃饺子一样,可我们这过年不吃饺子啊。

很久以前的笑忘书:就想问一下市教委:一个连外公外婆这样的本地方言都不能容忍的城市,你还好意思说什么多元包容?

@李南心在企鹅岛:很吃惊,文化管制可以插手到这种地步。在上海,外婆是日常语境,姥姥是北方语言。我有一位苏州朋友则称外婆为好婆。字里行间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归于大一统就是死亡。

@不大圆满:作为方言的“外婆”至少从海峡对岸方到四川盆地,感觉是挺方的。

@吃完喘:快去吃顿外婆家吧 不然就成姥姥家了

@老编辑不上班:粤语有个香港,闽南语有个台湾,吴语区因为没有法外之地,快被连根拔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