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park,猹猹,Hsing,邹不忌,音痴君,维德
编辑 / Marble,PZH,狗々,CC,熠远

如果一个国家的孩子说大人话办大人事,这个国家的大人准说孩子话办孩子事。 —— 郑渊洁

见信好。

我们和同学们在朋友圈看到你那篇《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时,都不由得悚然。倒不是因为你的观点多么出奇、思想多么高深,而更多是因为你圆滑油腻的议论策略,即:

“「我」,一位高中生,才疏学浅,年方十六。方方,一位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家,因为《武汉日记》闻名遐迩,也六十五岁,似乎德高望重。「我」知道一些道理;这些道理我是从百度、家长、老师处学来的。可是连我都知道的道理,方方阿姨却都不知道,65 岁了仍然要「与众不同」,实在是令人遗憾呢。 ”

我们无法忽略你议论策略中的诡异之处。其一,你的议论无时无刻不将方方置于某种高位(「作家」)、将「我」置于某种低位(「高中生」),通过这一反差营造出「方方不知她理应知道之事」感。你将自己的观点伪装成中立的「道理」,让读者混淆「方方实践的道理错了,因此因此值得批评」和「方方无知,因此可笑」两种不同内容,进而混淆实事求是的批判和情绪化的嘲讽。其二,你反复表达自己不知这个、不知那个,但 1. 你诉诸的一些论据本就是自己的杜撰;2. 你既然已经基于这些论据建立了自己的论证,又何必假装「不知」这些依据的真假呢?

不过,如果硬要说你的信有什么正面效果,那就是它的确引发了一群和你同龄的高中生的思考。因此我们,作为高中生,在此也给你也写一封回信。

在反复阅读你的文章之后,我们提炼出你原文中的观点如下:

1. 「作家就是有使命感,用优秀作品鼓舞人、激励人的人」,并且「作家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方方没有使命感、不激励人,不弘扬主旋律、不传播正能量。所以,方方是失职的作家。

2. 不同时代的作家职责不同。过去的时代是黑暗的,所以那时的作家应该批判时代的黑暗;如今的时代是光明的,所以现在的作家应该歌颂时代的光明。方方在光明的时代却只专注于批判黑暗,是错误的;方方应该更多地颂扬光明。

3. 国家的苦难属于「家丑」;外扬家丑是「不懂事」的行为。方方写作《武汉日记》是外扬家丑;方方是不懂事的;方方写作《武汉日记》是错误的。

4. 身为一国公民是「端别人碗」;「端别人碗要服别人管」,否则是不感恩;方方「端国家饭碗」所以要「服国家管」、要感恩。《武汉日记》却不感恩。

我们将在下文中反驳你的观点,揭示你观点背后预设的前提并对它们加以批判;但同时,我们无法忽略这样两件事:

如果你真的是和我们一样的高中生,我们需要反思:什么时候起,高中生失去了论述观点的能力或勇气,以至于要动辄自己的无知、将完整论述的责任甩给自己质疑的对象?九年义务教育在逻辑思维的教育上,以及在道德素养的培育上,究竟出了怎样的纰漏?

如果你是冒名高中生的成年人,我们则需要反思:为什么高中生形象会和一个使用低幼化语言、不敢表达观点、摆出「毕恭毕敬」的姿态暗下讥讽的人重合。「儿童」和「未成年人」的形象多是被成年人塑造的;「儿童」的爱好和行为多是被成年人所制定的;此以「高中生」形象炮制的谎言背后,折射出作为社会印象的「高中生」与真实的高中生存在的极大程度的脱节。

因此,在这里,我们也向全国各地的高中生发起呼吁:

我们要做敢光明正大发表观点的青年。有异见,应当正面展开论述。对作品的驳斥,可以通过揭露写作手法中诡计、援引内容并批驳其观点、反思其效果,而不是以「我听别人说」为论据,「我不知道,您说呢」为驳斥。反对任何人,包括方方的武汉日记都是可行的,但这种反驳需要遵守基本的逻辑和规范。

总而言之,希望今后的高中生即使无甚深刻的洞见,至少能堂堂正正说话,光明磊落做人。

那么,我们开始吧。

1

什么是「作家」?方方是真正的作家吗?

信件中,你首先给出了对「作家」的定义——这确实是合乎高中教育的论证方法,但你具体下定义的方式却令人愕然:

我特地查了百度百科,结果很失望。一个说作家就是有使命感,用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的人,另一个说作家就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也不知他们说的对不对,您说作家是什么呢?

你给出了定义——只有鼓舞人、激励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才叫作家。窃以为在后文里你也认同了这定义——你批判了方方不鼓励人、不激励人、不弘扬主旋律、不传播正能量。那你为何又「不知他们说的对不对」?在论证中,论证者采取的定义是论据的一部分。你怀疑这定义的真伪,未免有为你的论点掘坟墓之嫌——你到底信不信自己说的话?

再说你的「特地百度」。或许你不知道,一些时候百度并非可靠的信息来源——还记得轻信百度可能意味着就医事故么?不是所有互联网上的材料都能被当作论据。照搬百度内容来为自己撑腰有失媒介素养。

此外,我们用同一搜索引擎的结果如下:

作家,泛指能以文化创作为业,写作的人,也特指文学创作上有盛名成就的人。

可见你给出的定义甚至和百度都没有什么关系,实则是自己发明的;而你发明这一定义也缺乏普遍性和可靠性,也就不能支撑你其后围绕「作家」一词、或身为作家的意义而展开的论述。

哪怕从你给出的定义来谈,你的观点也自相矛盾。试想一名受困于湖北乡下的普通青年,是从「谢谢领导,湖北没有困难」的文章中更能得到「鼓舞」「激励」,还是更从一些记叙生活点滴、柴米油盐的字句里得到宽慰?所谓的主旋律、正能量,一旦成为脱离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官腔、套话,就失去了其宏大叙事昂扬向上的力量——没有人会在葬礼上放《好日子》,你也不会在「爸妈晚上动静太大」的时候高声朗诵「少生优生」。

此外,即便我们非要同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确实是作家的神圣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也必须指出,如果一位作家止步于此,那 ta 就不是作家,而是复读机罢了。对既有的主旋律的翻唱不具有创造力,也与艺术分道扬镳,遑论成就那记录、呈现人民的喜怒哀乐之伟业。从屈原到雨果,从托尔斯泰到鲁迅,作家从不因你所谓的「正能量」伟大;「为诗、古文辞,颇著清誉」的、写「遥想湘江欢父老,汉皇今睹沛中归」的严嵩是个驰名贪官。论歌功颂德,纵诗圣杜甫自当退远;颂海晏河清,虽胸无点墨又有何难?

至此,一个险恶的预设已经水落石出。试问:揭露社会问题可否能鼓舞、激励人?作家揭露社会问题,是否与传播正能量矛盾?——倘若矛盾,「正能量」又是什么?如果「正能量」的传播意味着压制批评乃至忘却记忆,那如此「正能量」还有「正」之意义么?

你在写作时似乎有意无意将揭露丑恶和歌功颂德相提并论,似乎预设:这二者除立场外,无论难度还是方法都无区别。你会做出如此预设,若非无知导致的低幼,就是刻意为之的虚伪。揭露丑恶之声和歌功颂德之音,何者更危险脆弱、何者更稀缺、何者更需要保护,对这些显而易见之事,你又在装什么外宾呢?

2

你说:

方方阿姨,鲁迅诞生在一个黑暗多于光明,被压迫多于压迫,被奴役多于奴役的时代,那时候,反抗与斗争是那个时代的主流,鲁迅扛起的是那个时代的担当,是一个作家的时代使命感。

我看了您的日记,我在琢磨,今天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鲁迅时代的使命还是今天作家全部使命吗?在一个光明时代,作家的主要精力是多用在提振民族精气神上,还是一味地聚焦不足之处,不停地揭露和追问呢?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您肯定能。您是作家!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是光明的时代,所以作家应当「提振民族精气神」而非「不停地揭露和追问」,着眼于「黑暗」的文字和信息不当有。可是,既然已经是光明的时代,为何还会有众多由其讲述、却被制止的黑暗?

这是一个一目了然的逻辑问题:你不能率先通过规定「今天时代已经不是那个(黑暗)时代」来制止别人揭露黑暗,再通过这种揭露之缺乏,反过来论证现在已经是光明的时代了。

而你所谓之光明与黑暗,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总是同时存在、相互角力——却并不对称:人们如果不能充分发掘和消灭黑暗,就会堕入更深刻的黑暗乃至灭亡;人们如果不能发现光明,那就更说明这个时代已被黑暗充满、而人们是时候「敢叫日月换新天」。

工业革命时期,人们有热火朝天的机械化生产、有完善的「劳资分工合作」,难道不是「光明的」时代?有多少人看得见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工人长时间工作得不到休息、贫富差距逐渐增大等社会问题呢?倘使马克思、恩格斯们都不着眼于时代的黑暗,当下你我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又要从何处得来那革命的一线光明?

清政府统治时期,不是还有康乾「盛世」,其中天朝上国地大物博么?讴歌这份「光明」的人们,又哪里看得见西方正进行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的革命,以及某已经延续数千年的中央集权王朝制度里行将就木的黑斑?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我们不是也号称拥有了共和体制、拥有了三民主义么?按你意思,这又为何不是「光明」的时代?假令在这体制下工作和生活的鲁迅们,都众口一词沆瀣一气的对它感恩戴德、歌功颂德,人民何以得见国民政府压制言论、残害政敌、漠视民生,又何以得见改变之希望?

我们倒是想说,很多时候问题并非在于过度关注黑暗,而恰恰在于我们过度热爱光明了——乃至让这种强光损害了我们的视力。

去年十一月,知乎上有人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再遭遇一次非典,以现在的城市规模,人口流动速度,医疗条件,中国是否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抵御疫情?」

当时所有的回答都极其乐观,我们仅在此摘抄几例:

这些答主难道没有看到、没有歌颂光明吗?歌颂「光明」和盲目乐观是下一场灾难的起始,而在下一场灾难中罹受苦难的人民,又要再次成为粉饰太平时被歌颂的新素材么?

那个坐在阳台上敲锣鸣病的人、那个深夜追着殡车凄厉地喊着「妈妈」的人、那个为求助而即时学会用微博发了一句「你好」的人、那个写下「能、明白」并印上红手印的死了两次的人、那个被扣上「视武汉市自军运会以来的城建结果于不顾、是影响武汉市安定团结的罪人、是破坏武汉市向前发展的元凶」帽子的人——这些人和其他人,每一个人,就这么被忘掉了么?

判断一个时代是否光明,不只要看最亮的顶层有多闪耀,更要看最暗的角落有多幽暗。这些幽暗恰恰需要如方方的作家去依实记录反映;因为已经成为了光污染的「光明」会干扰视线、会使人精神患病、会使人们遗忘黑暗和深陷苦难中的人们。

捂住眼睛和耳朵培养出的「自信」不叫自信,叫掩耳盗铃。

2020年1月31日

未亡的人们,要去骂谁?看到一个作家在与记者访谈中还提到「完胜」二字。简直不知说什么好。武汉都这样了!全国都这样了!千千万万的人有如惊弓之鸟,更有人命悬一线躺在医院,无数家庭业已支离破碎。胜在何处?完在哪里?都是同行,真不好意思破口。你说有人说话不过脑吗?不是。为讨上面欢心,他们是很过脑的。所幸,立即看到另一个作家的批评文字,一声声质问,措词严厉。这让我知道,有良知作家应该很多。现在我虽然不是湖北作家协会主席,但我还是个作家。我非常想提醒一下我的湖北同行,以后你们多半会被要求写颂文颂诗,但请你们在下笔时,思考几秒,你们要歌颂的对象应该是谁。如要谄媚,也请守个度。我虽然人老了,但我批评的气力从来不老。

3

你说,方方不应当「眼里只有现实中的不足」。

然而这个世界的黑暗又的确需要被揭露。「眼里只有现实中的不足」的「不应当」是谁说的「不应当」?是谁判断的「不应当」?恐怕,是黑暗判断的「不应当」,是恶人判断的「不应当」!

一个只有一种声音的世界不是一个光明的世界。因此,我们需要让这个世界上有不同的声音,从而让黑暗被揭露。在这种揭露的过程中,「眼里只有现实中的不足」,难道不恰是在做一种必要的区分?将黑暗从光明中剥离,不是为国家好?

你说,

作为社会一员,每个人有义务和权利监督社会,不仅是作家。但是,一个人如果满眼都是党和国家的不足,那他关注的焦点或许已经偏离了为『国家好』的初衷。老师举例说,一个人给同事提建议,说他某个方面没做好,人家会感激他,如果这个人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场合,见面就指责人家不好,这仅仅是提建议吗?方方阿姨,政治老师说的对吗?

我们想你的政治老师混淆了一点: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无法与同事关系类比;公民与政府,是被服务者与服务者的关系、是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公仆的工资以纳税人的钱维系、他们的政治权力由人民授权。公民与政府,是共同构成国家的成分。因此,你老师所做的类比不恰当。同事没有为彼此服务的责任或义务,但政府和「领导」却必须负起为人民服务之责任。所以对于你的疑问,我会自豪地宣称:恰恰相反!正是持续的批评和指正,正是「无论什么地方、什么场合,见面就敢于指责人家不好」的精神,才使得党和国家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备受人民的爱戴和尊敬。正如伟人所说,

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们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各个中央委员,各个领导机关都要有这样的认识。这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毛泽东《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方针》

《毛泽东文集》第 3 卷第 373-374 页

而今天,我们发出批评声音的空间却在越来越小。扪心自问,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夸赞声当真不多?这些歌功颂德声有何意义?

我们缺的并非轻浮的褒奖,而恰恰是严肃的批评。我们最需要的,甚至也不是「中庸」的建议,而恰恰是批评。因为,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人民的建议」已成为了某些有鸵鸟心态之人的一种有利话术——当然可以提意见,但要讲场合,要在任何情况下无伤大雅!人们不断强调提意见的方式,便错过了提意见的真正意义,即揭示并督促解决问题。此时,本当反对某种观念和其实践的意见却必须服从于它所反对之对象。何其可笑!当真诚的批评被认为是居心匿测而被铲除,温和的建议也会面目可憎,最终,所剩的将与沉默无异。

这也是对你说「见面就指责人家不好」的一点见解。既然是一家人,当然能说,当然不怕说,当然要说。不然,你的家长指责你犯错误,你难道还要反问「你是不是真的为我好」吗?究竟是谁不懂感恩?

你说,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家丑不可外扬,不知道方方阿姨您小时妈妈告诉过您没有?方方阿姨,您知道人最困难的时候,需要的是什么吗?不是垂头丧气,不是满眼失望,而是坚持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信心。

我们想问,什么是「家丑外扬」?对家里人提出批评建议难道是「家丑外扬」?退一步讲,当你强调「家丑不可外扬」的时候你所反对的究竟是「外扬」还是谈论「家丑」?恐怕你更倾向于反对后者。

在这里我们要再次强调,如果不正视「丑」,我们就无法解决它。

疫情危机中,「丑」部分约莫集中于湖北和武汉政府,这从最初八位医生被训诫到后期湖北大范围政府官员免职可知。让「家丑外扬」发生的,是丑本身。没有丑何来外扬?但你说的恐怕是颠倒的逻辑:未有外扬,就不会有丑。这无疑错误,无论如何掩饰,丑还是已成为了真实的事情。 我们绝不能忘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讲述的、关于「现代德国革命哲学家」的这个笑话:

有一个好汉一天忽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关于重力的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从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方说,宣称它是宗教迷信的观念,那末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如果组成「家庭」的广大人民群众不去努力解决如此「家丑」,那这「丑」只会逐渐累积、愈演愈烈、最终再无法不「外扬」。姑且不讨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家丑」可否还能不「外扬」,就此次危机中的「丑」而言,正视它、继而团结起来解决它才有可能真正地消灭它。

而当「担当着时代使命感」的方方,记叙在武汉中个体的真实经历、让祖国的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更清晰地看到家里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试图揭露这种「丑」时,你却不干了。你这眼一闭、嘴一张的行为,是否合乎尊师「一个人说话要拍胸膛,而不是拍屁股」之教诲?只不过你拍的不是自己的屁股。

你也许还想说,《方方日记》指责国家;但只需一点点认真阅读,我们就可以看到方方非但没有指责国家,反而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对国家与人民最大的赞许和鼓励。

2020年1月29日

关在家里的武汉人,只要没被感染,大家的心里基本都还踏实。最可怜的还是那些病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因为病房一床难求,他们仍在煎熬之中。火神山工地建设得热火朝天,但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他们是最大的受害人。不知道有多少家庭从此破碎。一些媒体,在记录这些。更多自媒体,也早就在默默地记录。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记录。早上读了一篇写母亲在初一去世,父亲和兄长都被感染的文章。心里特别堵得慌。这一家,也算中产了。那些更穷的病人呢?不知道会活成什么样子。其实前些天,看到诸多医护人员疲惫和病人崩溃的视频,那种悲哀无助的感受,我今生从未有过。川鄂(湖大教授)说,他每天都想大哭一场。谁不是呢?为此,我一直跟朋友们说,走到今天,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祸的比重。复盘之后,那些渎职者,一个也不宽恕,一个也不放过。但是现在,我们先全力以赴,熬过难关。

2020年2月2日

还有,我很想夸一下武汉的年轻人。有几万青年志愿者在疫情前线奔忙。纯粹都是自愿服务,他们以微信群的方式组织起来,做什么的都有。相当了不起!以前我们常常担心年轻人会变得越来越功利。这个时候,看着朝气蓬勃的他们,心想,我们这些老家伙瞎担心什么呀!其实,每个时代,都有与它相匹配的人,年长者不必杞人忧天。昨晚,陈村传我一个视频,是武汉一个年轻人拍下封城后每一天每一天的事。连续拍了好多天,我一口气看完。真好。以后有机会见到这小伙子,一定送他几本我的书,以表达我的敬意。还要告诉他,在某个寒冷而忧伤的夜晚,他的视频鼓励了我。

2020年2月11日

正炒菜时,同事告诉我:她的同学下午在市妇幼顺利剖腹产,生了个8 斤4 两的胖小子。她还说,新生命的降临让人开心。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是的,新生命的降临,就是上天赐予的最好希望。

这样的文字中,真的缺少对国家与人民的赞许和鼓励吗?《方方日记》在写的,正是坚持、信念、众志成城、爱心和希望的意义,她正是通过这样的记叙,在给予人们「坚持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信心」。

或许,反倒是对于一些太害怕谈论「家丑」的人,一切谈论这个家的内容都是「家丑」吧。

4

你说,方方在记录里忘记了感恩。

方方阿姨,说实话,我看到这个视频,很受震动。父母天天对我好,自己却浑然不知,还对父母说三道四,埋怨这不好、那不好,真是禽兽不如啊!我该记着父母做的饭,身上穿的衣!您说是不?去年,国家搞了个教育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也学习了。老师问我的初心是什么?我说,就是好好上学,为家里争口气,为国家出份力。方方阿姨,你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您在家乡困难时期,肯定做了不少鼓舞武汉人民士气、提振武汉人民信心的事吧。我看网上,批评您的多是您那个年代前后出生的人,是他们忘了初心,还是您忘了初心。

其后,你又说:「端别人碗,要服人管。」

你以子女与父母之关系类比人民与国家之关系,也许还想表达不服从国家的行为就如吃着父母饭的孩子埋怨父母,是不感恩的行为。然而其一,人民与国家、人民与政府的关系皆不尽类似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如前所述,作为国家的公民,我们有义务服从国家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但我们同样有权利指出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中的问题,因为这些法律法规正是以人民的名义制定的。揭示真实不等于不服从国家,反而是在实践我们身为公民的权利、义务、使命。其二,不服从并不意味着不感恩。试问,一人与我有教导之恩,一日她让我去死,我只能以服从命令的方式感念她么?

此外,你对方方的指控也是子虚乌有:你认为方方不懂得感恩,但这却是因为你搞错了应当被感恩的对象。在我们看来,方方女士从来没有忘记「初心」和「感恩」——作家方方所感恩的是武汉的人民。尤其是疫情初期,政府努力调动力量压制疫情却力有不逮时,解人燃眉之急的正是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们。方方对他们的记录是一种高尚的感恩。

2020年2月11日

我一直说,我所有记忆的根须都深深地扎在这座城市,是随着这些我从幼童到老年前前后后认识的武汉人扎下去的。我就是地道的武汉人。前两天,一个网友私信给我。她或是他,传给我一段文字。是一段我自己都已经忘光了的文字。那是上世纪的某年,陈晓卿在央视纪录片部主持做“一个人和一座城”的纪录片时,我为武汉写的撰稿词。我写道:“我有时候也会问自己,跟世界上许多的城市相比,武汉并不是一个宜人之地,尤其气候令人讨厌。那么我到底会喜欢它的什么呢?是它的历史文化?还是它的风土人情?更或是它的湖光山色?其实,这些都不是,我喜欢它的理由只源于我自己的熟悉。因为,把全世界的城市都放到我的面前,我却只熟悉它。就仿佛许多的人向你走来,在无数陌生的面孔中,只有一张脸笑盈盈地对着你,向你露出你熟悉的笑意。这张脸就是武汉。”记得纪录片播出后,画家唐小禾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你这一段讲得太好了。这也是我们所想的。唐老师和他的夫人程犁老师,是比我在武汉生活得更久的更地道的武汉人。

正是因为我们在武汉生活得太久,正是因为我们与武汉无数人密切相关,才会尤其担心这座城市的命运,才会为它的苦难而深深悲哀。那么洒脱那么爽快那么喜欢没理由的大笑的武汉人;那些说话劈里啪啦,让外省人以为是吵架的武汉人;那些充满烟火气充满江湖义气充满没来头自信的武汉人。你熟知了,你才知道他们有多么热诚多么爱耍酷。然而今天,很多的他们却在受难,在与死神较量。而我,或是我们,却根本无力相帮。至多只能在网上小心问一声,大家还好吧?甚至有时不敢问:我害怕没有回音。

没有从小到老都生活在武汉的人,恐怕很难有这样的心情,也很难理解这份伤痛。二十天来,我每天都要靠服安眠药才能入睡。我自责自己,终究没有足够的勇气。

我们甚至认为有些时候,方方过于温柔了。

2020年1月28日

顺便说一下周市长的帽子。从昨天到今天,这事都在网上被人吐槽。如在平时,我可能会跟着嘲笑一番。只是当下,周市长正领着市府众官员为抗疫四处奔波,他的疲惫和焦虑,一眼可见。我推测,他甚至也想过事平之后自己将会有什么下场。人到此时,内疚、自责以及追悔莫及忐忑不安之类,他必然都有。然而,他到底是市府首脑,无论如此,都得振作起精神去面对眼前这件天大的事情。他也是个凡人。我听人说,周市长是很本分务实之人,口碑一直不错,他是从鄂西山里一步步实干出来的。可能人生中,从未遇到如此大事。所以,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温暖点的角度来看这个帽子事件?比方,或许他觉得,这样的寒冷天气,他戴了帽子,而总理没戴。他比总理年轻,这么戴着,显得颇为不礼貌,于是摘下来交给助手。这样想想,是不是好一点?

就连对在网络上被群众嘲笑的「官僚主义」的周市长,方方也没有任何嘲笑的意思,而是去体谅他。这些内容,不知道你又有没有在文章中读到呢?

你说,

你看到了武汉人民在疫情里的不安,可是,那些勇敢逆行者你看到了吗?为了救武汉,有的千里骑车赶来家乡,有的胸前挂满救人的药包,有的⼀家家上门送补给……这些的这些,你都看到了吗?你看到了武汉生病后的熬煎时刻和困难前的困惑。可是,四万多外省外市的医护⼈员抛弃别子义无反顾驰援武汉,你看到了吗?数万将士穿梭街头为⼈民服务,你看到了吗?

我们可以把这段话当作你对英雄的「称赞」,在你眼中方方似是一叶障目的可怜人。但被蒙蔽的可怜人究竟是谁?你认为方方看不见武汉人民的勇敢和英雄气概,但你自己又何尝看见了武汉人民作为与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的痛苦和艰难?可能你不是看不见,而只是将这一切视为「不可外扬」的「家丑」。

「没有比根本不用眼睛看的人更瞎了。」斯威夫特如是说。在你的世界里,武汉人民恐怕只能作为神话中的英雄而存在,他们注定要为这个神话而牺牲掉他们作为现实中的人的一切。而方方则是以看待和我们一样的人的眼光去对待武汉人的,她望向的不是英雄,而是兄弟姐妹。究竟是谁没有将武汉人民视为我们的同胞,是谁漠视了武汉人民的现实遭遇,是你,还是方方?

正如我们在前文提到,在《方方日记》里,我们分明看到,方方不但没有忽视英雄、还对那些伟大的人们报以极大的尊重和赞赏。方方比你看到了更多。一些事在你的眼中或许只是新闻、热点乃至谣言,但方方亲历了、感受了、看到了、接触了它们。

武汉人在你眼中许是抽象的「英雄」形象;但他们在方方眼中,却是有血有肉的。

5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你没有仔细阅读《方方日记》就得出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无稽之谈,又煞有介事地依此问诘、攻讦方方,讥讽那些比你高尚得多、也因此苦痛得更深的人们。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历史上从不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人,但同样不缺乏勇于揭露黑暗者:正是因为他们存在,我们才能在这里谈论光明。方方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她为人为文或许仍有瑕疵,但有该受到肯定之处。高中生应当向她学习,独立思考、自由发声。

我们的力量虽然渺小,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们要说:选择相信群众,选择关注普通人;既要深刻剖析自己,也切实为人着想;不必学一腔阴阳怪气,而要发出真实而理性的声音。朋友,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吧,你或许会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从沉默的铁屋中走出来,你或许会发现,整个社会的活跃而宏大的生命正徐徐向你展开。/

顺颂文祺
和你同龄的几位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