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赋予了绿色许多含义,象征着希望、生命、环保的正能量意向让许多人爱上绿色,然而中国股市和原谅色又让许多人对绿色避之唯恐不及。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健康码的出现又给了绿色新的含义——复工复课需要绿色,逛街吃饭需要绿色,地铁公交需要绿色——绿色成为了我们社交的通行证。

对于绿色来说,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5月22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宣布,将把健康码常态化。

升级后的健康码不再是简单的红黄绿三色,而是一个配合百分制从红到绿的渐变色谱。

升级后的健康码不再是简单的红黄绿三色,而是一个配合百分制从红到绿的渐变色谱。

健康码将收集市民各方面的健康信息,从电子病历、体检报告到生活习惯,包括抽烟饮酒、运动习惯和睡眠习惯——越绿越健康。

除了个人健康评价,杭州还将上线群体健康评价,以社区、街道、企业为单位进行综合评分和排名。

你将不但能看到自己个人在全市及各群体之间的排名,还能看到所在的群体在全市的综合排名。

如果渐变色健康码常态化真的实施,那么在“你是什么垃圾”之后,我们又将拥有新的中国特色问候语——

“今天的你够绿了吗?”

NO.1

在咨询了一些法学朋友们的意见以后,我们认为健康码常态化这一行政措施违反了行政法中规定的行政比例原则。

根据比例原则规定,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所要求的牺牲和其所取得的利益应当平衡。

而健康码常态化很难达到其想要实现的行政目的,又极大地损害了以隐私权为代表的一系列公民权益。

如上图所示,行政比例原则包含以下三大原则:目的性原则、最少侵害原则和均衡原则。健康码常态化这一行政行为,上述三大原则均不能满足。

从目的性原则的角度来分析,健康码常态化想要达到的行政目的是什么?

我仔细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于3月31日考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调研时的讲话,“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健康码作为智慧城市的代表行政措施,其想要达到的根本行政目的是“让城市更聪明一些”。

城市服务的对象是人民,“让城市更聪明一些”,就是让城市更懂人民,更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那么健康码常态化是否能帮助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呢?能够帮助人民变得更健康吗?

我们需要的是有人来告诉我们一天多少步算健康?一天睡多少小时算健康?一天抽几根烟喝几杯酒算健康吗?

我们需要的是和周围的家人、同事、朋友去比较谁拿到的分数更高,谁更绿吗?

我们需要的是公司的人事和老板都能知道我们一天睡几个小时吗?

渐变色健康码服务的究竟是谁?

在仔细学习了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于“杭州健康码”长效运行推进会上的讲话后,我总结出杭州政府想要健康码达到的目的如下:

为城市大脑迅速黏合累积用户

实现“一码知健康”“一码助健康”

把健康码打造成市民“爱不释手、高频使用”的贴心健康卫士

首先从第一条目的,我们就可以看出渐变色健康码服务的究竟是谁了。杭州政府利用疫情强行推广和普及渐变色健康码,这一条行政目的是可以实现的。

那么第二条行政目的,真的要做到“知健康”和“助健康”,我们先不谈这个健康的标准是否该由政府评判,首先需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如果睡眠习惯,饮酒习惯,抽烟习惯等完全靠公民自主填报,那么如何保证收集到的信息的真实性?杭州政府通过健康码收集到的信息,知的真的是市民的健康情况吗?

如果大家只是为了应付随便填报了事,那么健康码不就变成了对公民时间和公共资源的双向浪费吗?

所以我认为第二条行政目的无法通过目前健康码的设计实现。

第三条行政目的中,“高频使用”很容易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实现。但“爱不释手”就观察目前对渐变色健康码的反对呼声,就可以看出是很难实现的。

渐变色健康码既不能达到习总书记提出的最终行政目的,又不能做到杭州政府提出的两点行政目标,很显然是违背了目的性原则的。

NO.2

隐私权是一个在中国不太受重视的权利。

从国民到政府,我们普遍缺乏保护和尊重隐私的意识。

从小到大在饭桌上被追问成绩、工作、婚姻状况,被爸妈翻日记、查手机。

中国人总是觉得,不能告诉别人的都是坏事,只有坏人才有要瞒着别人的事情,才有隐私。

只是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告诉别人,是我不想告诉别人。

出于对我个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护,我不想随便告诉别人我的电话、住址和婚姻状况。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偏见,我不想告诉别人我在和谁联系,去过哪些地方,和别人交谈什么内容。

也许之前大家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么缺乏对隐私权保护的意识。

那么这次,当杭州政府打着健康码的旗号,收集你的生活作息习惯,电子病历,体检报告的时候,你感觉到不舒服了吗?

就算杭州政府承诺“坚决守牢数据安全底线,严格遵循“正当、合法、必要”的原则,强化法治保障,切实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但如何保证用人单位不会因为健康码的颜色而产生用工歧视?

如何保证用工单位不会滥用健康码,以此控制和压榨员工的休息时间?

如何保证如果一个人的健康码一直不够绿,他身边的同事朋友不会揣测他是不是具有某种疾病而排斥他?

如何保证一个不爱运动的人不会因为拖了群体评分、排名的后腿而遭到指责和歧视?

当西半球的某个国家正在经历着由肤色不同带来的歧视和不公,所引发的严重社会动荡时,我们的杭州市政府正在想办法给我们标上不一样的颜色。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有权利通过选择不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避免遭到他人的指点和干涉。

这就是隐私权。

这就是渐变色健康码常态化后,我们将失去的权利。

这个权利是我们为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必须做出的牺牲吗?

一定不是。

那么渐变色健康码常态化就违反了最少侵害原则。

NO.3

防疫健康码确实对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提高了我们在疫情期间的出行效率和便利。

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健康码是一个应对疫情的特殊产物。

为了应对疫情,采集行程轨迹数据所牺牲的部分公民隐私权是有必要的,是符合行政比例原则的。

但常态化健康码,就目前杭州市政府所描述的设计,既不能达到提升城市智慧,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水平的行政目的,还极大了侵犯了居民权益。

健康码的出现让政府感受到了集中管理的便捷,红黄绿三色一刀切,避免了很多麻烦,也为政府的政绩提供了大数据的支持。如今提出健康码常态化,颇有点食髓知味的意思。

收集如此多的公民个人信息,其最终目的以及这些信息巨大的商业价值,都是令人细思极恐的事情。

以后在你因为工作而熬夜的夜晚,打开手机你可能就会看到淘宝推送“亲亲是失眠了吗?要不要尝试一下XXX助眠喷雾。”

起床上班,走出家门你的手机又“叮咚”一声,美团外卖的推送,“昨天睡得有点晚呢!要叫杯咖啡吗?”

下班路上晚高峰时,大众点评又给你送来温馨提示,“您近期的运动量有点低,低于同小区60%的居民,低于70%的同事。试试这几家健身房吧!不要做拖后腿的人!”

以后的每一天,阿里爸爸都在为我们的绿色生活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