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T编者按: 12月19日,纽约时报与非营利调查新闻编辑室ProPublica联合发表深度报道《压制负面新闻:机密文件揭露中国如何操纵疫情舆论》,在调查中,《纽约时报》和ProPublica查阅了数千份政府的机密指示和其他文件,其中包括这些命令。这些文件包括3200多条指示、1800多份备忘录和其他文件,来自中国的网络监管机构网信办在东部城市杭州的办事处。这些文件还包括了来自中国云润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的内部文件和计算机代码,该公司开发的软件被地方政府用来监控互联网讨论和管理大量的在线评论。这些文件详细揭露了在疫情期间,帮助中国当局塑造网络舆论的体系。其中,报道特别指出,其中一些文件是由追踪中国互联网管制的网站中国数字时代(China Digital Times)另外获得的。在报道中,记者还采访了中国数字时代的创始人萧强,萧强说:“这不仅仅是为了删除某些内容。他们还有一个强大的机制来创造叙事,并能用其庞大规模瞄准任何目标。这是一件大事,没有其他国家能做到这一点。”
    本文为摘要,欲读全文,请点击右上角“原文”。本文为摘要,欲读全文,请点击右上角“原文”。

2月7日凌晨,中国强大的互联网审查机构感受到了一种陌生又深刻的不安。他们感觉自己正在失去控制权。
李文亮死于新冠的消息迅速传开,这位医生曾警告说有一种奇怪的新病毒暴发,但遭到警方训诫,并被指控散布谣言。悲痛和愤怒在社交媒体上蔓延。对 国内外的民众来说,李文亮之死表明了中国政府压制负面信息的本能所带来的可怕代价。
然而,中国的审查机构决定变本加厉。下达给地方宣传人员和新闻机构的秘密指示警告,李文亮的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官员们必须努力压制负面新闻,重新掌握话语权。
他们命令新闻网站不要发李文亮的死讯推送通知给读者。他们要求社交媒体平台逐步将他的名字从热搜话题页面移除。他们还发动大量虚假的网络评论员,用分散注意力的言论淹没社交网站,并强调谨慎行事的必要性:“网评员在斗争引导过程中,要注意身份隐蔽,不搞任何形式低级红、高级黑,体现润物细无声的作战效果。”

为了弄清楚中国政府是如何操纵舆论的,

《纽约时报》和ProPublica查阅了数千份政府的机密指示和其他文件,其中包括这些命令。这些文件详细揭露了在疫情期间,帮助中国当局塑造网络舆论的体系。
这些文件包括3200多条指示、1800多份备忘录和其他文件,来自中国的网络监管机构网信办在东部城市杭州的办事处。这些文件还包括了来自中国云润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的内部文件和计算机代码,该公司开发的软件被地方政府用来监控互联网讨论和管理大量的在线评论。
一个自称“揭秘中共(C.C.P. Unmasked)”的黑客组织向《纽约时报》和ProPublica分享了这些文件。时报和ProPublica独立核实了许多文件的真实性,其中一些文件是由追踪中国互联网管制的网站中国数字时代(China Digital Times)另外获得的。

在报道中,纽约时报采访了中国数字时代的chu创始人萧强:

“中国拥有政治武器化的审查制度;它得到了国家资源的完善、组织、协调和支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信息学院的研究科学家、中国数字时代的创始人萧强说。“这不仅仅是为了删除某些内容。他们还有一个强大的机制来创造叙事,并能用其庞大规模瞄准任何目标。”
“这是一件大事,”他补充道。“没有其他国家能做到这一点。”

报道指出,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控制了疫情的话语权: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于2014年成立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集中管理互联网审查和宣传,以及其他方面的数字政策。这一机构现今向共产党强大的中央委员会汇报工作,表明了领导层对它的重视程度。
网信办在1月的第一周就开始对疫情信息进行控制。一条来自该机构的指示要求新闻网站只能采用政府的口径,不准将疫情与2002年在中国和其他地方出现的致命SARS疫情相提并论,哪怕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已经指出了 相似之处

报道还指出,在李文亮去世后,中国民众情绪喷涌而出,社交媒体面临着脱离网信办控制的危险,中国政府开始全面的严厉打击:

李文亮去世的第二天,一条指示包含了被认为是“涉及借此事煽动舆论情绪”的内容样本:那是一段视频采访,李文亮的母亲含泪回忆自己的儿子。
此后几天,审查并没有放松。“重点关注网上点蜡烛、戴口罩、全黑图等搭楼式的炒作动向,”各地网信办接到的一条指示中写道。
大量网上的纪念活动开始消失。有数人遭到警方拘捕,他们组织了一些团体来保存遭到删除的帖子。大量网上的纪念活动开始消失。有数人遭到警方拘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