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保卫互联网

作者:丁咚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12-13

本站发布时间:2011-12-13 9:15:14

阅读量:1次

    互联网诞生迄今不过四十余年时间,然而迅速普及到全世界,影响了全世界,改变了全世界。它既推进了全球化,又是全球化最好的呈现方式之一。

  互联网从一种通信工具逐步发展到一个生活世界,在其中建构了一个新型的社会。在这个世界,人们可以更迅捷、方便地进行工作、娱乐、休闲、交际、分享,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让生活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的虚拟性,又可以让人们逃避现实社会,寻求精神慰藉和个人乐趣。

  对于世界来说,它是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伟大事件,博客、推特、微博等新的互联网产品,承载了更多的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深刻地影响了现实社会,建立了迥异于它的话语体系,全方位、深层次地加速了现实社会的转型和变革。

  这在具有专制主义传统的东方世界意义更加突出。虽然在全球,互联网既是通信工具,又是生活世界,同时也在其中建构了公共领域,大批公共知识分子通过互联网写作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但东西方在这三个方面的差异明显。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在西方世界,互联网具有更多的通信功能、生活意义,虽然就像现实世界一样,在互联网上形成的公共领域,对改变西方社会也起到了非常有价值的作用。这是因为,西方现实社会已经拥有了有效的公众舆论,无须互联网特别强化这一功能,顶多只是对现实世界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然而,在东方大一统的话语体制下,互联网世界日益勃兴的公共领域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同样是因为现实社会公众舆论被过多地控制和垄断了,因此互联网上形成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公民们在其间就重大的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并倾向于形成某种共识,对现实社会构成影响。

  在现实中新闻和传播媒介集体对敏感和重要的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缄默和逃避的情况下,互联网世界形成的公众舆论,对改变社会发挥了与众不同的重要的作用。因此,使得东方的互联网在公共领域的价值,更加优于互联网的通信和生活功能。

  但由此也导致了现实社会的反弹和不同程度的抵抗,最鲜明的表现,是试图将实际生活中已经通行的规则运用到互联网世界,将新闻审查和监控职能从传统的传媒领域扩大到互联网。而当他们做这些的时候,有的是依据法律,有的是依据惯例,有的则是即兴的行为。也就是说,只要他们觉得对互联网上形成的公众舆论不满意了,他们就会采取各种手段予以钳制,包括删帖、关闭博客、微博等,乃至动用行政的或者法律的手段对参与互联网的人士进行影响。

  最新的例子是,在中国有高达200多微博用户被强行关闭,而美国的一名博主则被判诽谤罪。不是说他们全没道理,但令人担忧的是,在维护法律和整肃不良信息的旗帜下,对互联网加强所谓的管理和监控正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一些政府正在以开水煮青蛙的方式对互联网形成的强大的公共领域动手术,以使互联网向传统的媒介看齐,充当吹鼓手和花瓶的角色。

  因此,我们呼吁全世界对这个坏趋势保持警觉,各国特别是联合国,应该针对互联网形成某种公约性质的东西,将它作为国际通行的规范,除了对使用互联网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必要的约束以外,其侧重点应是防止一些国家政府以规范和管理为名,行监控和打击之实,企图封杀互联网上的自由言论,对民众进行新闻封锁,将现实中控制人民思想的一套延伸到互联网领域,以保护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不受侵犯。

  我们同时呼吁,各国政府和社会应当对正在兴起的互联网上的公众舆论加强保护,以包容的姿态,对待网络言论,并鼓励其通过广泛的自由的讨论,凝聚社会共识,对现实社会进行监督,影响现实社会。

  即使在互联网世界,理性、建设性也是主流,极端言论即使有市场,也不为多数人所容。它们并非是清扫的对象,相反,我们应当以开放的态度看待那些看似极端的、其实也是包含了某些道理的言论,而正是现代社会宽容的重要性之体现。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