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人才、市场

(2012-01-11)

早报导读

● 陈迎竹

中国早点-黄浦新陈

  新加坡部长减薪成了世界新闻。一时间,社会精英该拿怎么样的薪水待遇成为热议话题,连带社会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引起反思。

  对发达国家来说,很多行业的薪水顶限其实不易突破,甚至掉头向下,特别是在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但在经济快速飞跃的发展中国家,则不断出现攀升的情况,甚至逐步改变了就业市场的环境。

  不久前,复旦大学一项调查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工作单位工作的人数,占总就业生的32%,较上一年度大幅增加,其中选择国有企业的人数比例持续增加,相等于去外资企业就业人数的1.53倍。

  最近有报道指出,不少年轻人放弃了薪水更高的外企工作机会,选择进入国企。

  外资企业不再是中国优秀毕业生的首选或者主要目标,不是今年的新鲜事。事实上,在世界经济形势转向的近几年间,趋势已经出现。特别是这一波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让许多发达国家企业被迫采取削减成本等等措施,在中国80后就业者看来,外企的风险也越来越清晰。

  与此同时,中国迫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市场工资待遇逐年提高,民众和工人面对物价水平的上涨向政府施压,政府只得一再提高基本工资,人口红利不再优厚,劳动队伍持续收缩,虽然高水平和海归专业领域人士回流越来越多,但市场的转型也导致人才始终短缺。

  相对照之下,国有企业始终是中国经济支柱队伍,至少到目前为止,在很多领域都还保持垄断性或稀缺性,而根据中国国情的薪资和福利配套模式,“实惠性”往往要优于很多外资企业。其实对许许多多毕业生家长来说,公务员才是最好的出路,原因当然是高保障,退而求其次就是国企。

  《新闻晨报》报道,人才招聘业者指出,外围经济环境不好加上市场不稳定,都使得毕业生和家长更倾向安稳保守甚至轻松的选择,因而外企在招聘方面越来越困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