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如传媒所说,在北韩难以看到真正的北韩。不过,在样板之下,偶然仍可窥到人性的渴望

也许如传媒所说,在北韩难以看到真正的北韩。不过,在样板之下,偶然仍可窥到人性的渴望

北韩宣布由二月一日开始大赦罪犯,以纪念金日成一百岁冥寿及金正日七十岁冥寿;然后,北韩又谴责南韩和美国于二月底联合军演和现已生效的「韩美联合应对局部挑衅计划」。

北韩的新闻总是与政治画上等号。政治犯、核武、死刑、国际安全、侵犯人权自由、饥荒等也成为与北韩出双入对的字眼。普通人民的生活面貌,几乎完全与外界绝缘,仿佛这个国家就只有姓金的当主角,其他人却面目模糊。

在金正日去世前不久,我和几位港澳朋友参加了旅行团去北韩,就是想一窥这个离我们这么近又那么远的国家的面貌。

在北韩,我们见得最多的有两类人──军人和妇女。军人在此不详谈,在这个高度政治化的国家,许多地方有他们的影踪。伴着他们而来的,往往是一律穿上传统韩服的妇女。她们充当亲善大使,为游客介绍景点,给游客拍照,挂着的是一样的表情,没有多余的笑容。问到她们最喜欢哪个地方或哪一件展品,她们都有一套没有自己意见的样板答案。

也许如传媒所说,在北韩难以看到真正的北韩。不过,在样板之下,偶然仍可窥到人性的渴望;而我们这些外国人,有时反过来成了他们了解外界的窗口(当然,能够和外国人接触的已是北韩的特权阶层)。随团的女导游从没离开过北韩,她私下也坦言,她是从游客口中才对外界略知一二。

选条「好裤子」

我们都是女性,很自然就聊起爱情婚姻。女导游约廿八岁,大学毕业,通晓韩中英三语,单身。她说,她还没找到她心目中那条「裤子」(北韩对男性的俗称)。她继续解释,北韩最吃香的男人有以下条件:大学毕业、曾当兵、是劳动党党员。可见,平壤妇女和其它亚洲国家的女性都会有很相似的处境和择偶条件。她们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但仍有传统的想法,就是找个经济上可依靠、各方条件也不低于自己的男人作终身伴侣。但北韩的人口长期男少女多,加上女士的择偶要求高,平壤因而也有俗称「剩女」、雅称「盛女」的出现。

近来有报导指出,南韩强势的流行文化和电视剧,经过地下途径流入北韩,也影响了北韩妇女的爱情观。有脱北者指出,军人已不再炙手可热,如韩剧中的一号男主角般体贴温柔、二号男主角般尊重(甚至是宠爱)女性加上有经济能力的男人才令女生们趋之若鹜。平壤坊间最流行的新词是「热、大、持、器」,指的是男士要有「热烈的爱情」、「大学毕业」、「持劳动党党员证」和、「有能力具备五柜六器」(指几类常用家庭电器和家俱)。

我们没有机会与一般的北韩妇女聊天,无从考证一般妇女的择偶观念的转变。不过,在辽宁的边境城市丹东前往北韩时,我们看见有能力在两国边境穿梭的北韩人,推着一箱又一箱的电风扇、电视机和电冰箱上火车回国。舒适的家居和小康家庭生活,又何止是北韩女性独有的渴望?

女人三十

由择偶条件,我们谈到跨种族和国籍婚姻。其它国家的「剩/盛女」,还有一个嫁得出的方法,就是把找对象的范畴扩大,可以是跨地域,也可以是跨种族。但北韩的单身女子又如何?这反而引起了北韩导游的兴趣。我先是明知故问:「北韩人能够和外国人结婚吗?」她摇摇头说:「不可以。」歇了一会,她犹疑又好奇地问了一连串问题:你们国家可以和外国人结婚吗?这个现象很普遍吗?结婚以后在谁的国家生活?孩子会说什么语言?

不难想象,在这么一个封闭的国家,「异族通婚」是很新奇的概念,尽管这在朝鲜王朝或以前并非闻所未闻。女导游发问和聆听答案的神情,带着既羡慕又难以置信的眼光。

当她听到我说香港许多女性年过三十才结婚或仍没结婚时,她如放下心头大石地舒一口气。她没有多说话,也不便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也许,她是知道「剩女」无国界而不再感到孤单。这就有如在荒漠中找到同类,有种互相扶持的鼓励和安慰。

在这个与黑暗和暴力关键词形影不离的国家,也有它对情感的焦虑、渴望和希冀,只是我们难以在任何媒介中看到。爱情与政治相比起来,是何等微不足道。

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