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蛮子 | 评论(0) | 标签:时事观点

近年来,服装,已然成为两会上的一道景观。从代表委员,到媒体记者、主持人以及有关工作人员,他们的着装汇聚起来,可堪称一场“视觉盛宴”。其中特别是少数民族代表委员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盛装,已然成为人们固有的一种感官印象。对于这道“景观”,有人于是这样揶揄:了解的,知道他们是出席两会;不了解的,以为他们要奔赴的是服装博览会或是大型文艺演出。

而今年全国两会,浙江30名女代表委员原打算要为这场“服装盛宴”添加一丝亮色——将身着旗袍集体亮相5日的人大开幕式和7日的“百年旗袍展”以及妇女节。然而,因在网络引起广泛争议,这场“旗袍秀”尚未开张,便被相关部门全面叫停,浙江女代表委员决定身着正装亮相。

闻此消息,我难掩惋惜之情。显然,人们对代表委员的盛装“看不顺眼”,原因无非是:两会作为一个参政议政的平台,社会公众关心的是代表委员能否有效地代表人民“发声”,关心的是两会提案议案的质量和水平;两会是庄重乃至严肃的,而亮丽花哨的着装与此颇不搭调,自然有损代表委员的形象。

善意地来看,人们的这些看法,可能或多或少地源于这样一种焦虑:无可否认,在当前民意诉求渠道较窄和不畅通的语境下,每年的全国两会,已成为反映民意诉求的一个出口。倘若代表委员将心思花在着装上,或社会以及媒体过多地关注着装这样的“花絮”,很有可能对代表委员的履职情况有所遮蔽。

除了这种焦虑之外,恐怕更多地源于人们一种“呆板的成见”,或者说是对两会的一种模糊认知——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出席两会就应该穿得规规矩矩、一本正经,最好是统一着装,一种颜色,一种调子,以体现出一种高度的“秩序美”,这样方显两会之庄重。这体现出的无疑是一种守旧思维,或可说是一种“样板戏思维”,也是对出席两会“须着正装”这一规定的误解。

按现有规定,正装包括西装、中山装以及少数民族服装。但并没有规定说着正装需要统一制服,齐刷刷一个调子。正装在颜色、款式上,显然有着很大的选择空间,只需得体、大方、赏心悦目即可。我们大可以放心,大多数代表委员绝不敢胡乱造次,穿得不成体统。更重要的是,代表委员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盛装出席,与其参政议政职能,实则是两个不相干的问题,两者实质并不冲突,代表委员履职能力如何,与其穿什么、怎么穿毫无关系。

何况,有的代表委员“特别”的着装,本身就有着特定的诉求。比如少数民族代表委员的民族服装,是对本民族服饰文化的宣传。从这个角度看,每年全国两会,就是一次为民族服饰免费宣传的博览会。而从报道中可知,浙江代表委员的“旗袍秀”,本身就是他们的提案议案的一部分——倡议中国女性在正式场合,穿着彰显中国文化魅力的中国女装。代表委员穿旗袍集体亮相,可说是在引起人们对议案提案的关注。

其实,两会作为民主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具有平民化、开明化的特点。因而,参政议政的方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而非只有“庄重”这一种成色。实际上,这已为现代民主国家的行政运行经验所证明。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两会“服装秀”,无疑有着积极、正面的价值:两会上争奇斗艳的各色服饰所汇聚起来的盛况,进一步拓展了两会内涵的外延,折射出了一场会议民主文明的进程。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