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点旧文,才知道数年前写过这么一篇文字,为“团团圆圆”而作?)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蝶恋花》,乃宋代大学士苏东坡所作,说的是墙外行走的男子对墙内娇笑的佳人情意绵绵,而墙内秋千上的佳人却对他没有感觉,故引出万千烦恼,难以排遣。男女之事常常若此,而天下治国牧民之事,亦有如此郎有情妾无心者。
  
   话说明代永乐大帝夺走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后,弃秦淮河边的都城金陵不用,而在地处幽燕的北平城兴建宫阙,后称 “北京”。永乐帝时北京虽还称”行在”,但已成为实际上的大明都城了。
  这永乐帝听说当年”靖难之役”时,建文帝并未在大火中烧死,而是化装成僧人逃离南京,远走南洋番国。永乐帝担心被自己干下皇位的侄儿在海外与境内反叛势力勾结,以图东山再起,便派遣了宠信的宦官郑和,率船队数次下南洋,名为扬国威于四海,实乃寻求建文踪迹。
  郑和下南洋,那艨艟相连、旌旗如云的盛况就不细表了,反正费公帑无数,连建文帝的影子也没见着,倒是从某番国捕获了两只一公一母的麒麟,作为祥瑞进献给永乐帝。永乐帝非常高兴,敕令在西山脚下专门建了一座麒麟园,派工部一个四品衔的员外郎,专门掌管喂养两只瑞兽。这麒麟虽是牲畜,但也通人性,喜我中华物华天宝、土地膏腴,便乐不思蜀,错认他乡作故乡,在此地繁衍起来。
  这个兴旺发达的麒麟家族,到底也没能让大明江山固若金汤,二百年后李闯进京,崇祯自缢于煤山,明朝就这样亡了。那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引来了满清的鞑子兵,进了中原,坐上了紫禁城中的龙椅,天下剃发易服,以示归顺。可麒麟不知亡国恨,依然悠然地活在西山脚下,这些瑞兽连同大河山河、亿兆黎民一并归了来自关外的爱新觉罗氏。
  入主中原的满清皇帝,立刻喜欢上这花花世界了,他们不但尊孔孟之教,也和明朝皇帝一样喜欢麒麟这种瑞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天下初定,边疆还是刀兵未息,一些番国不服王化。皇帝对这些不臣服天朝的小国,除了兵威相加外,也用岁币等物羁縻之。海外诸国经过沧海变迁,麒麟都死绝了,只有我煌煌华夏,尚存一脉。因此这些番人们来朝贡时,总要上表恳求天朝赐给麒麟,带回去以悦其君民。大清皇帝富有四海,慷慨仁厚,大多能满足这些番邦的要求。于是这些麒麟充当了文成、昭君,份份远赴他乡,如高丽、暹罗、东瀛等地。瑞兽随着出使异国更加身价看涨,朝廷便花重金将麒麟园大家修缮,里面栖息的麒麟伙食费也提高了,每头每年花纹银两百余两,超过当时六部一个五品官的俸禄。于是京城有好事者编成歌谣,四处传唱:
  ”寒窗十年真苦辛,不如托生做麒麟。一岁俸禄胜知府,更承圣命为使臣。”
  
  顺治帝盛年崩驾后,康熙幼年即位,等他到了十六岁开始亲政。这位雄才大略的少年皇帝,诸杀了鳌拜牢牢控制了朝局,可四海未晏,心怀异志者大有人在。流窜到台湾的郑氏父子尚奉明朔,北方新兴的俄罗斯虎视眈眈,西北蒙古卫剌特部在伺机窥探,而最为康熙心腹大患的乃是南方拥兵自重的”三藩”,这”三藩”是跟随满清皇帝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汉族将领,他们是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和平西王吴三桂,其中吴三桂功劳最大,将士最多,也最为骁勇多谋,尚、耿惟他马首自瞻。
  康熙帝为了金瓯永固,便决定学仿当年汉朝”削藩”,可吴三桂等人仗着实力毫不示弱,也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帜,一时间兵燹又起,生灵涂炭。仗打打停停,最后僵持下来了,吴三桂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僭称皇帝,将昆明五华山上的平西王府改成了皇宫。
  朝廷此时还没有完全用武力解决的把握,遂决定用怀柔分化之计。这吴三桂的世子因为当年在京为质时,尚建宁公主,公主红杏出墙,私通鹿鼎公韦小宝,公主和韦小宝定计谋害了世子。丧子之仇,使得朝廷和吴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皇帝便决定另起炉灶,不以吴三桂为谈判对象,而从云南的土著势力中寻找。
  此时,云南大理一个叫段太平的儒士入了皇帝的法眼。这段太平是昔日大理国皇室段氏的嫡传后裔,他的祖先本来是凉州人士,唐末作为朝廷命官被派去镇守六诏故地。后朱温篡位,天下大乱,割据盛行。段氏也在苍山洱海边立国建都,称孤道寡。段氏的国祚延续了三百多年,到了蒙元时期,忽必烈派兵革囊渡江,灭了大理国,皇室成员星散各地。元朝灭亡后,朱洪武派义子沐英世代镇守云南,大理国皇室的后代,也成了一般的百姓,有的发奋读书,入科场得功名,做起了大明的官员来,他们从未有复国的非分之想。
  段太平的父亲原是明朝崇祯年间一个县的教谕,江山鼎革之际,他为避战乱,辞官回到了大理的故乡,耕读度岁。段太平35岁那年,中了举人,准备第二年赶京城的春闱,不幸父亲去世,丁忧三年。三年后在准备参加会试时,滇地吴三桂脱离朝廷,封锁了驿路,太平只好蹉跎下去,盼望战火早点熄灭,圆自己的进士梦。
  大清礼部探听到段太平的家世,以及对吴三桂的怨怒,上表皇帝,建议利用段氏子弟来制约吴三桂,康熙准旨。
  康熙十二年秋,清廷暗藏在云南的细作,运动段太平一家数口人,偷偷地绕道缅甸,坐船半个多月,从直沽口登陆,晋京面见万岁。
  康熙帝在保和殿接见了段太平一家,对他忠于大清勉励有加,并封他为滇南侯,领云南巡抚,将一个亲王的女儿许配给他的儿子。
  段侯爷一家,在礼部的安排下,周游华夏各地,处处受到了地方官员的殷勤接待自不用说,特别是他回到了凉州祖籍地祭祖,更是享尽了衣锦荣归的风光。陕甘总督亲自作陪家祭,当地秦腔团赶出一幕新剧《侯爷还乡》,优伶们在台上齐颂:”段侯爷,您归来了,终于归来了。”段侯爷伉俪感动得热泪盈眶。
  侯爷回京复命时,得知了一则更大的喜讯,朝廷奉圣命,决定送一对麒麟给滇地百姓,作为郡主的嫁妆。
  激动万分的段侯爷连夜写出一道谢恩折子递了上去。奏稿中写道:
  ”臣本大理段氏后裔,有赖祖德生于滇地。读圣贤之书,慕中原王化,欲以制艺晋身,报效朝廷。吴贼三桂,负似海圣恩,僭称帝号,妄起刀兵。塞北上京城孔道,断西陲士子宦路,祸国殃民,神人共愤。帝不以臣卑贱,亲加抚慰,赐以侯爵,委以高位,下嫁郡主。臣虽肝脑涂地不能报其万一。今闻又以瑞兽麒麟见赐。麒麟者,滇民早有所闻,惜关山遥远,几人可得目睹?而今瑞兽东来,万千边民同沐雨露。臣以为此后,吴氏末路不远,金瓯无缺可期。”
  
  朝廷要送一对麒麟的消息传到了滇地,当地的百姓和士绅奔走相告。这些人从曾祖父、祖父开始,就听说京师养着几十头麒麟,但大多数闻其名而不见其身,如今麒麟运来滇地了,能不高兴么?昆明、大理、楚雄、昭通等地的财主争相给朝廷上表,要求麒麟栖息于当地,并许诺他们有能力营建最好的麒麟馆。
  
  吴三桂在五华山听说此事,大怒道:”段氏旧朝余孽,凭什么代表滇地父老去接受麒麟呀?滇地在老子治下,你段氏愿意呆在中原,在那里划一块地豢养麒麟是你的自由,要把麒麟领回到云南,寡人不同意,没门。”
  此言一传出,天下轰动。滇地细民纷纷指责吴三桂强奸民意,把这样一份厚礼拒之门外,伤了爱麒麟的百姓之心。段太平更是撰文批驳吴氏,文章的题目是《为一姓之威损万家之利》。此文传到清廷,万岁看后大喜道:”段爱卿有此看法,何惧吴贼叛乱!”
  于是,西山下的麒麟馆选拔麒麟夫妇照常,工部下令,送往云南的两只麒麟必须健壮、端庄,尤其不能性冷淡,否则不能在滇地繁衍子孙。
  两只麒麟终于选拔出来了,体检后符合工部的要求,报请工部、礼部同意,只是佳名未有,礼部恳请万岁赐名。万岁说麒麟西去,乃天下人之喜事,命名当由翰林院众臣定夺。
  为两只麒麟的命名,礼部请翰林院众多庶吉士贡献文采,一时间雪片似的呈文飞到礼部,为两只麒麟所起的名字有几千个,如”圣恩”、”天威”、”定远”、”镇南”、”一统”、”同喜”等等不一而足。
  最后有两个名字经内阁大学士圈点,报请圣上恩准定了下来。公麒麟名”金瓯固”,母麒麟曰”花无缺”。
  
  ”金瓯固”和”花无缺”在花了三千两银子的命名仪式结束后,便照着三品巡按使的威仪,南下往云南行进,”回避”、”肃静”的牌子扛在两旁,两边三十二个差拨持枪跨刀护卫,如果不是因为麒麟的长脖子而特制了高如两层楼的铁笼子,沿途百姓也许真以为是京官出巡。
  
  可到了湖南接云贵的边境,吴三桂的军队把城门紧闭,护城河的吊桥收起,哇啦哇啦在城头喊话:”没有大周天子的圣旨,你们的麒麟从那里来,回哪里去!”
  此话被八百里加急快马回禀到京城,万岁一听大怒:”好心当成驴肝肺,不要麒麟,你们想要什么?”
  
  后来听说当年的春闱时,一名江南的举子,八股文做得花团锦簇,把瑞兽和盛世的关联说得很透,皇帝看了龙颜大悦,殿试时点了他为状元。
  这一年会试首场考试八股文的题目是:《王立于沼上顾鸿雁糜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语出《孟子》),那位状元文章的破题是:
  ”禽兽天地之造化也,圣人因之可谏君王而德化天下。”
  
  至于”金瓯固”和”花无缺”的命运,我就不知道了。
  
  (此为小说胡言,不能和史实一一对应。吴三桂称帝在衡阳而非昆明,韦小宝和建宁公主更是金庸小说中的人物。)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