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立報在社評中指出,美中對陳光誠外逃事件都低調以對,沒有發表評論,顯示兩國關係不確定的特點。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這篇社評的內容。文章說,事件發生正值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和財政部長蓋特納將訪北京、舉行美中戰略和經濟對話之際。對話目的是要防止美中關係緊張升級,而陳光誠事件卻恰恰造成雙方關係緊張。

評論指出,中美雙方都會維護各自的面子。中國大陸正處於最高權力交接前夕,前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事件已顯示中方高層政治的緊張局面。美國也進入總統選舉期,沒有候選人肯冒「對中國大陸軟弱」的風險。

社評認為,對中國來說,解決此事最好、最人道的辦法,就是低調放走陳光誠,讓美國總統奧巴馬取得小勝,免得中國的人權紀錄、擴張經濟和軍事實力等話題,成為美國選舉中的焦點。

不過,以往先例並不容樂觀,著名學者方勵之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在北京美國大使館藏身1年多才被允許離開。

同時,美國和中國大陸也存在觀念衝突。社評指出,陳光誠事件正好反映美中不同觀念的衝突,這種衝突一旦失控,會變得十分嚴重而且危險,雙方都有化解危機的必要。

但社評表示,無論如何,都不能以此為借口,犧牲陳光誠獲得自由的希望。

對於美國總統奧巴馬4月30日拒絕就陳光誠事件發表評論,以及希拉里在動身前往北京前夕,表示在美中對話時不會強調特定事件,但美方會把它放在更廣泛的背景中,在對話中提及人權問題。

(中央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