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耀杰 | 评论(0) | 标签:研读历史, 阐释坐标

张耀杰:研读历史是为给现实提供阐释坐标

著名文史专家张耀杰先生本周末做客“湘江大讲堂”谈“胡适”

记者 郭亮,文载《株州晚报》2012年06月14日A17版。

网址:http://zzwb.zhuzhouwang.com/html/2012-06/14/node_205.htm

今年是胡适逝世五十周年。而时至今日,围绕着这位终身的自由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健将、一生都在批判与论战中度过的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一员的争议,仍未停止。

本周日(6月17日),由本报与湖南工业大学、新浪湖南联合举办的大型公益项目“湘江大讲堂”,将邀请著名的民国史研究专家张耀杰先生来株,讲述“民国范儿——胡适的价值观”,试图于历史的迷雾中还原一个真实的胡适。

6月11日和12日,在“湘江大讲堂”开讲之前,本报记者专访了张耀杰先生。

1.谈民国史研究:通过历史叙述,表达建设性意见

株洲晚报:张老师您好!最近这几年,民国史忽然成了显学,包括您在内,张鸣、高勇等一大批学人从学术圈中走出,以浅显的语言讲授民国历史,且市场反响也非常不错。您身为其中一员,可不可以给我们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张耀杰:所有严肃的历史学者,研究和解读民国历史的目的,都是为了给现实社会提供一种阐释坐标。

我个人以为,民国史研究之所以成为一门显学,一方面是那个时代有新闻出版自由的空间和民主宪政制度的尝试,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值得书写的有个性风范的历史人物;另一方面,当下许多想有所表达的学术人,可以通过历史叙述,来表达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2.谈“民国范儿”:用某种“范儿”简单解读民国并不靠谱

株洲晚报:两年前,《新周刊》做过一期“民国范儿”的专题,陈丹青在访谈中认为,所谓的“民国范儿”,就是那股“气”,上溯古代的那种“士子气”,下追西方现代文明的自由民主传统。对此,您怎么看?

张耀杰:中国人总喜欢把人简单地分成相互敌对、势不两立的两大类,要么是专门治人的劳心者,要么是专门被治的劳力者;要么是清官忠臣,要么是贪官奸贼。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更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极端绝对化到一个阶级可以任意消灭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高度。

现在有许多极力赞美民国时代的读书人,又开始采用这种根深蒂固的极端敌对和极端斗争思维,用国民党和民国时代并不十分健全的有限自由和有限民主,来简单否定当今社会已经开始启动的以人为本、权为民所赋的社会进步。

我曾撰文称,对“民国范儿”最为科学也最为恰当的应对态度,应该是蔡元培在写给何炳松的公开信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普世性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民国范儿”作为民国时代政学两界的一种个性风范,确实是存在的。但是,陈丹青所谓的“民国范儿”,把价值观念完全不同的一些人扯在一起,其实是对民国历史的误读误解。

3.谈“另一个民国”:民国时代存在阴暗面,但也有可借鉴的东西

株洲晚报:在我们惯常的印象中,民国总是与“穷困潦倒、战祸连绵”之类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您是民国史研究专家,可否给我们讲讲,在“穷困潦倒、战祸连绵”之外是否还有另一个民国?

张耀杰:据我自己的了解,民国社会,包括抗日战争时期,其饥荒程度都比不上1958年之后的十多年。我1980年16岁参加高考时,体重只有38公斤,比我儿子10岁时的体重还要轻。中国社会真正解决温饱问题,是1978年开始包产到户之后的事情。

民国时代存在阴暗面,但也有可借鉴的东西。当时的公共权力基本上还是处在舆论监督之下的;当时的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是没有户籍制度的政策歧视的;城乡居民的私有财产,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连蒋介石家里盖房子,他的邻居都可以做到寸土不让。

4.谈胡适的价值观:胡适的健全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包括四个层级

株洲晚报:您这次来株洲主讲的题目是“胡适的价值观”。今年恰逢胡适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您觉得今天年轻一代,最该承继胡适的何种精神传统?

张耀杰:我这次主要讲的是胡适的健全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其实也就是中央执政高层这几年来一直在强调的以人为本、权为民所赋的现代文明价值观。这是我觉得年轻一代最该承继的胡适的传统。我认为胡适所提倡的健全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层级的实质内容:

第一层级是主体个人以人为本、自由自主、财产私有、权责明确的自我健全。

第二层级是甲乙双方进行私权交易过程中的以人为本、自由自主的意思自治、契约平等、权责明确、公平竞争。文明社会的平等是意思自治的契约平等和交易平等,是甲乙双方以平等的人格和自主的意愿进行互利双赢的平等合作。

第三层级是民间社会以及公民自组织建立在以人为本、自由自主、意思自治、契约平等的基本前提之上的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议事规则和民主公决程序。

第四层级是民主宪政国家建立在以人为本、自由自主、意思自治、契约平等、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前提之上的权为民所赋、程序正义优先于实体正义的治官安民、宪政限权、法律至上、服务大众的现代政治制度。

5.谈学生运动:不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政治活动

株洲晚报:“九一八”之后,民族救亡的激情一天天高涨,而当时作为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仍然抱持“救国莫忘读书”的论断,认为青年学生越是在国家危难时刻越应冷静,也更应专心追求知识,把自己铸造成器以为将来救国的凭借……同时,胡适也常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今天的青年人,该如何理解这些观点呢?

张耀杰:作为教育家,蔡元培和胡适一派人,一直主张大学生不可以利用校园从事政治和政党活动,在校园之外也不可以利用大学生的身份从事政治和政党活动。即使在以爱国救国的神圣名义明显突破这一教育底线的“五四运动”中,包括蔡元培、陈独秀在内的北大教授,都没有与学生一起走上街头。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在位于北京南城天桥附近的公共娱乐场所新世界散发传单时被捕,传单的标题是《北京市民宣言》。陪伴陈独秀去散发传单的,是他的安徽同乡、北大同事胡适、高一涵,以及时任内务部佥事的邓初等人。陈独秀没有带一名北大学生散发传单。

我也以为,大学生在没有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是不应直接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假如非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就应该主动退学,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去从事。

6.谈维权:人应该知道自己的能力和边界

株洲晚报:几年前,曾有媒体为您贴上“知名维权专家”的标签。而最近两年,您在这方面的发声渐有减弱趋势,这是为什么?您觉得,书斋中的学者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应该以何种程度为宜?

张耀杰:前面谈到过,我是从小饿着肚子在农村长大的穷孩子。我后来的读书和考研究生,最重要的目的都是想把我自己遭遇过的、见证的社会问题写出来。我想从道理上弄明白为什么不合理的制度会存在。

从1995年开始,我在CCTV当了五年左右的兼职编导,主要从事涉农题材的专题片的采访拍摄。我在到各地采访时,散发了许多名片。所以有一些农民通过名片直接间接地找到我,要求我帮助他们维权。

我一般是用很简短的篇幅把材料重新整理一下,交给当事人去继续诉讼等。有许多没有能力把自己的冤屈叙述明白的当事人,就是依靠我整理的材料解决冤情的。还有一些实在不能解决的事情,我最后就只好放在网站上争取更多的人关心和参与。我一度被中国艺术研究院采用非常手段解聘,也与我的写作维权文章有很大关系。后来,由于我的妻子没有工作,孩子正在读书,农村还有老母亲,所以没有多余的精力继续从事这些活动了。而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公民意识的发达,也不再需要像我这样的人坚守在第一线。

我最擅长的还是从学术层面上为中国社会寻找合适的发展路径,和合理的价值谱系。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能力和边界在哪里,每个人都不应该浪费自己的生命从事自己所不擅长和不胜任的工作,这是胡适给我的一个人生启示。我希望热心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进步的朋友们,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去做自己不能做和做不得的事情。

湘江大讲堂

公告

   株洲晚报•湘江大讲堂 第三期

主题:胡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主讲嘉宾:张耀杰

时间:6月17日(周日)上午9时

地点:湖南工业大学河西新校区科技楼一楼报告厅

交通指南:市内乘坐T17、T26、T60路或云田专线在湖南工业大学站下

主办单位:株洲晚报 湖南工业大学 新浪湖南(都有LOGO的)

指定活动酒店:株洲逸景华天大酒店

(本讲座为公益性质,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不预设门票)

   嘉宾简介:

   张耀杰,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近年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政学两界重要人物及重点事件的个案研究。

主要著作有《曹禺:戏里戏外》、《北大教授与〈新青年〉——新文化运动路线图》、《北大教授——政学两界人和事》、《民国背影——政学两界人和事》、《悬案百年:宋教仁案与国民党》等十余部。

《株洲晚报》6月14日A17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