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日電)57年前由周傳鈞等6名青年,航行木造帆船「自由中國號」從台灣行駛到美國舊金山,11日將舉行歡迎「自由中國號」回台,而歷史博物館也先舉辦特展,見證台灣海洋發展史。

1955年周傳鈞和另外5名船員,從台灣橫渡太平洋至美國舊金山參加世界帆船賽,當時使用的木造雙桅帆船「自由中國號」,近年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協調下,今年5月從美國運送回台灣。

「自由中國號」在1955年4月從基隆港啟航,途中遇到颱風而受損,經船員修復後在1955年8月上旬抵達目的地,雖錯過原本要參加的國際帆船比賽,但船員不屈不撓的精神卻受到美國當地民眾熱烈歡迎,甚至還立碑紀念。

而在1959年,歷史博物館也透過相關單位徵得「自由中國號」船模一件,並典藏有「自由中國號」航海日記一本,是記錄該船原貌,以及百餘天橫渡太平洋航海經歷的重要史料。

為響應文化部7月11日航海節所舉辦的「自由中國號」歡迎活動,歷史博物館也規畫「海洋台灣-自由中國號與將軍一號」展,除了展出館藏自由中國號模型及日記外,也向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商借4(組)件「將軍一號」出水文物,以及向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長榮海事博物館商借5件航海儀器,都將在這個特展中展出。

將軍一號是歷史博物館1995年在澎湖將軍嶼海域進行水下考古時所發掘的古代沉船,依考古慣例而命名為「將軍一號」。這艘船位於水下20餘公尺的海床上,只剩下部分船體殘骸,周圍散布著數百件陶瓷器和古銅錢。

據研究這是一艘清代中期在航行途中遇難的木造帆船,澎湖自古便是台灣與大陸海上交通的中繼站,明清以來台海航運尤其頻繁,而行經附近海域的船隻因颱風及潮流等因素經常發生海難,「將軍一號」的發掘不但提供古代台海交通的實物資料,也見證先民跨海來台的歷史滄桑。

「海洋台灣-自由中國號與將軍一號」特展,即日起至8月5日在歷史博物館展出。1010701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