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在南中國海及東海的動作很大,以致日本、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諸國,大有聯成一氣抗衡中國之勢,甚至想把美國拉下水。中國鄰國的恐慌性反應,源於各種迹象顯示,中國已修正其應對南中國海及東海的策略,由以往「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轉為「不怕爭議、加快開發」。
首先,中國政府派出三十艘漁船,於七月十五日抵達跟菲律賓有爭議的南沙永暑礁一帶捕魚,並有漁政船隨行保護。這是四月份中國漁政船及海監船在中沙群島黃岩島跟菲國戰艦對峙後,另一次體現南中國海主權的實質行動。
與此同時,四艘中國漁政船也出現在東海釣魚臺海域,聲言執行例行海上巡邏行動,其間跟日本海上防衞廳軍艦對峙。
一年前,這些行動都是不可想像的。過去,北京忠實執行鄧小平韜光養晦外交策略,千方百計維持和平的國際環境,好讓中國可迅速發展。因此,在南中國海和東海的領海糾紛上,北京一直都只是嘴巴比鋼板硬,抗議此國、譴責那國,從沒實際行動,甚至不斷替無理被扣的中國漁民交付罰款。
另一影響更深遠的行動就是上月二十一日,國務院批准設立三沙市,隸屬海南省,管轄南中國海的南沙、西沙和中沙群島,市府設於西沙最大的永興島。海南省人大已着手籌備,包括先選出六十名三沙人大代表,再由他們選出市政府。有專家指出,未來三沙市至少會有一個師的駐軍,主要工作就是進行海上巡邏及護漁。
設立三沙市將是中國顯示南海主權、有系統開發該區的關鍵一步。將來開採石油、捕魚,甚至將部份岩礁開發為旅遊點,都會由三沙市具體操作,永興島已準備建造南海第一座海水化淡廠,意義非同小可。
北京的南海立場為甚麼突變呢?其一,北京自以為國力已盛,應重新考慮韜光養晦策略,而過去的綏靖政策,不僅沒共同開發,反倒讓菲、越等國有更多空間搶佔南海的鳥礁和資源,鑽油井早已密密麻麻豎起來。其二,中國經濟發展粗糙,效率極低,對資源的需求很大,要維持高速增長,必須奪取更多資源及保證海上運輸生命線安全。
其三,在台灣問題已不成問題下,如沒外國威脅,軍費每年還以雙位數增長就說不過去。因此,軍方需要一些緊張局勢去體現其價值。
當然,北京只是不怕爭議、準備加快開發,還不至於發動海戰,除非國內問題已嚴重到必須以一場戰爭去轉移視線。因此,北京只加派漁政船而非軍艦到這些海域。
張華
香港 蘋果日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