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点评说,我不知道广大广东考生是想生活在什么时代?假如我自己是考生的话,首先,我想生活在民国时代。因为那时候,知识分子可以随便胡说八道,可以罢工,也可以参加五四运动的示威游行;那时候没有三聚氰胺,也没有地沟油,天很蓝,水很清;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拆迁,很多人家的祖宅都是明清以来好几百年的。

博客中国上作者微风轻拂的文章说,那时候,人们的思想可以随便地西方化、自由化,就连马克思主义都是当时西方价值观的舶来品;那是一个知识分子真正受到尊重的时代,像鲁迅这样大学教授的薪水足以养活几十口人。最关键的是,如果活在民国,只要你胆子够大,运气够好,也很可能拿起菜刀或者笔杆子闹革命,混个什么“无产阶级革命家”或“伟大的导师”之类的玩玩儿。究其原因,因为那时候的统治者太无能,不会心狠手辣、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太懦弱、太仁慈,楞是打破了中国传统定律“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生是让一帮红色秀才造反打下了江山。

与此同时,一篇在网上广为流传的“高考零分作文”写道,我愿意生活在旧中国,就是那个教科书上常说的“万恶的旧社会”。我愿意当旧社会的一个公民,我的双手可以自由地创造财富,双脚可以自由迁徙,嘴巴可以自由说话,眼晴耳朵可以自由接收信息,头脑也可以自由思维。此外,党库不通国库,我只交国税不交党税。网友“中国公民”转载作者佚名的文章说, 我愿意当旧社会的一个农民, 不必因为田多田少而划分成份, 也不必斗别人或被别人斗;田多我雇人, 田少我打工。

我也愿意当旧社会的一个工人,想跳槽就跳槽,想罢工就罢工,就算像“省港大罢工”和“二七大罢工”那样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国家经济,也仍然可以写入教科书,但只供后人敬仰却不让后人学习效仿。与此同时,我愿意当旧社会的一个军人,能够牺牲于抗日卫国的战场也无尚荣幸。俺不愿在内战中取胜,自己人打自己人,虽胜犹耻;俺只当国军,不当党军,只赴国难,不参加党争。一旦党派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俺将毫不犹豫地踹开党派、保卫国家,绝不会开着坦克去碾压和平静坐的学生。

文章又说,我愿意当旧社会的一个学生,不用在幼儿园时就发毒誓,为自己所不明白的、并且大人也不相信的什么“主义”而奋斗终身。我也愿意当旧社会的一个知识分子,想办报就办报,想写书就写书,不必有什么忌讳;不怕被划为右派,被阳谋所陷害,也不必被诬蔑成“臭老九”,去接受农民的再教育;更不像后来,媒体全部被控制,就连说话的权利也被剥夺,只能入作鞋(协)喊万岁,才能活命。我愿意生在1912年元旦,死于民国三十八年九月三十号,很不幸,我活得太久太久,跨入了一个所谓的“新时代”,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吆喝声中,我却跪了下去。

在“解放了”的欢天喜地中,我创造财富的双手和自由迁徙的双脚都被绑了起来,我说话的嘴巴和接受信息的眼睛耳朵,以及自由思维的头脑也全被绑了起来。如今,我世代耕种的土地被强征,四世同堂的房子被强拆,邻居烈火焚身也保不住他的房子,我劝儿孙不可效仿,人员平安已是万幸。一家人保不住祖宗的一点点基业,如何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呢?文章最后反问道“稳定压倒一切”不是秦始皇用过的政策吗,为何至今还在用?老拆房子能稳定吗?社会不公能稳定吗?“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深深地、不断重复地领略了这句话的深意。

此外,还有一篇同样热传的高考零分作文说,如果生活可以选择,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穷人们都能看得起病;那里的物价基本不涨,交通基本不堵,环境基本改善。如果生活可以选择,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是爱的家园,人间的天堂,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新闻联播里。

微风轻拂的文章又说,当然,时光不会倒流,历史已经过去。如果不能生活在过去,我希望生活在未来,我的第二个梦想就是生活在十年后的2022年。十年后是什么时代?十年后的世界一定很美好。萨达姆倒掉了,卡扎菲死掉了,巴沙尔也即将泥菩萨过河,十年后呢,估计这世上再没什么茉莉花革命了,因为专制独裁者们都被卷进历史的车轮了。因此,十年后的地球,我相信会比现在好很多。

附:一个缺乏想象的时代
作者:张鸣      2012-08-10 发布于:博客中国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会引起人们的热议,人们总是奇怪,为何出题的人能想出那么搞笑的题目来?比较起来,今年广东的作文题,倒是比较靠谱,题目是:“你想生活的时代”。看了这个题目之后,我唯一的担心是,如果考生没有一个说喜欢当今的,可该怎么是好。但是,考试结束之后,我的担心似乎根本就不存在。今年的作文,普遍考的不好,因为题目不够套路化,习惯了按套路填字的考生们,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往上码字了,

满分60分的作文,平均才37•8分,仅仅有15篇满分作文,但零分却有1670篇。满分作文中,有好些都是说喜欢生活在当下的。参加高考的高中生,恰处在一个富于想象的年龄,而广东今年的考题,恰是一个让人发挥想象的题目。作为花季的少年,想象一下生活在未来,在情理之中,写未来,应该是相当多的抉择。否则,回到过去,也合情合理,梦回汉唐不错,这两年民国热,选择回到自由比较多的民国,也是一个合理的选项。但令我奇怪的是,很多人,尤其是得高分的人,选择的是热爱当下。

选择喜欢当下,在政治上最保险,虽然语文不是政治,但大家都知道里面有政治的因素。考试嘛,都是想得高分的,有哪个想冒险呢?当然怎么保险怎么来。自古考场无佳作,不仅是因为时间紧,神经紧张,还有意识形态束缚的因素。但是,就这个题目本身而言,考生如果感到选择民国有点风险,那么选择未来,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可惜,这样的选择,居然也非常少。

是人都知道,对于作文而言,想象力就是创造力。缺乏想象,是作文的大敌。但是,多少年来,我们的中小学作文,包括语文课的训练,偏偏要跟想象力为敌,一个人,从小学走到高中,如果作文能得到高分的话,基本上想象力就没了。我们的语文课,对于一篇范文的解读,首先将之分解为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背景。无论作者自己是不是有这样的思想,反正语文课规定,必须有这样的思想。如果万一有学生从文章里读出来其他的意思,那绝对是大逆不道的。

考生到了高三,课都上完了,整个一年,都在做题,训练。所谓的作文复习,就是按范文练习,把自己练成当年苏联医学专家巴甫洛夫手下的狗,一看到某个类型的题目,条件反射地就会按某种范文的模式来码字,码的飞快。人类文明的精神,就是创造,一个扼杀创造力的教育,对一个民族意味着什么?一个大省,满分作文仅仅15篇,而且即使满分作文,也缩手缩脚,缺乏想象。这样的考试结果,传达出的信息,恐怕不止是一声叹息。

附:广东省2012年的高考题目: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