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手册不过是把话题推向风口浪尖,反映出教育主事者思路的混乱不清:政府推行国民教育,却在新高中课程中将中史降格为选修课程。让香港新的一代,对中国历史一窍不通。香港大学博物馆总监曾对我说,到博物馆参观的中学生,有的连’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常识都不懂。”

如果说香港国民教育之争打开了一罐虫子(a can of worms),它也打开了一罐机缘(a can of opportunities)。让香港人审视自己被误导的价值观,也推动港人积极提出自己的“中国论述”,而不是被动的“取消派”。

国情教育课程引起家长群情汹涌,反映了香港中小学教育的深层问题,也带来了全民参与、改革教育的契机。国民教育之争牵动了香港人的神经,特区政府不可能与天下的父母为敌。政府笨拙施政,没有道德权威,也讲不出能取信大众的道理,硬推的话,可能引致比二十三条更大的管治危机。

但另一方面,反对国民教育运动目前的挑战不是能动员多少人上街,或争取多少签名,而是如何超越反对和批判,提出面对现实与将来的“中国论述”。

国情教育风波的导火线是《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教材》,这小册子由香港教育局出钱,但编得太烂,内容偏颇,教育局局长吴克俭也不敢为之护航。特首梁振英退而用《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为挡箭牌,只是该指引同样问题百出。对所谓国民教育的内容简单化为对国民身份的认同,脱离香港的现实,得到社会认同注定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国民教育教学大纲》的基本理念是“国民教育以情为本”,鼓吹“国情、真情、情怀、情感”,所包含的概念层次太低,鼓吹对国家的“情怀”,就比大陆的开明人士落后太多。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夏中义在中国推动“大学人文课程”,带领团队编了一套三册读本:《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人与世界》,二零零二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人与国家》卷首语写到教材的宗旨是要让学生反思“你将如何面对故土百年沧桑,及其社会文化转型,以期将自己塑造成迥异于卑微子民的‘现代国民’”。

什么叫合格的“国民”?《人与国家》的九章目录勾画了国民认知要求的脉络:“让记忆唤醒历史”、“传统与变革”、“重新点燃启蒙火炬”、“革命反思录”、“自由思想档案”、“民主ABC”、“平等与公正”、“个人、社会、国家”、“什么是知识分子”。在这些命题下,编者选进的中外作者有鲁迅、陈独秀、胡适、李锐,也有得到诺贝尔奖的印度经济学家亚马提亚·森等人,合共约一百篇文章。香港的中学何不利用现成的材料,编个简本给中学生?

《人与国家》的编者在导言中这样解释国民的精义:“及格的公民应该能够走出专制主义造就的‘顺民’与‘暴民’的传统笼罩,清楚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应该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个人的价值与尊严,意识到个人不可侵犯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如果这是香港“国情教育”的宗旨,相信家长和公众都不会反对。与之比较,香港的教材指引空泛肤浅偏颇,令人汗颜。

媒体越挖越深,发现香港推行国民教育早在十年前启动,并非今年才开始。

《中国模式》手册不过是把话题推向风口浪尖,反映出教育主事者思路的混乱不清:政府推行国民教育,却在新高中课程中将中史降格为选修课程,让香港新的一代,对中国历史一窍不通。香港大学博物馆总监曾对我说,到博物馆参观的中学生,有的连“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常识都不懂。

其次,风波在媒体的追踪报道下,暴露了香港教育的不平等:厘定教育政策的政府高官早就对教育制度投了不信任票,把子女在中学的时候就送到海外,或者选择国际学校。有办法的上英基学校,普罗大众的子女才进地道的本地学校,要上国情教育课,这更使平民家长气愤难平。

香港是一个自由社会,多元声音、各种政治倾向的学校共存。办学团体有权选择教材,家长也有机会选择学校。不同理念的团体,可以出版不同的教材,让学校和家长选择。

《中国模式》教材的问题出在其得到了政府资助,教育局有没有资助其他国情教育教材的出版?还是只此一家?教育局是经过什么的程序招标、评核?又如何挑选“当代中国研究所”设计教材?教材写好后又经过什么程序“收货”?国民教育的经费是多少?如何分配?社会大众有权要求教育局公开有关材料,保证公款使用公平、透明。

另一方面,公众反对港府版的国情教育教材,特别是大众媒体,也要避免轻易标签化他人的想法或其他教材“红色”。

我也反对双重标准,譬如陈日君主教也发声指责国民教育洗脑,讽刺的是天主教学校就是在主持大规模的洗脑工程,教授创造论,宣扬天主造人和天地万物,和进化论唱对台戏。美国就规定公款支持的学校不得组织集体的宗教活动,但不限制个人信教自由。反观香港,罕见社会质疑教会教育内容。

学生和家长组织起来参与校政,是改革教育制度的契机。参与中国改革是香港的宿命,香港和中国大陆是命运的共同体,寄望港人能超越对港版国民教育的反抗,进而建立对中国课程的共识。

 

(陈婉莹,香港大学新闻教授、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总监,曾在美国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一九九八年来专注高等教育,推动信息开放和教育发展。本文原载于《亚洲周刊》2012年8月19日刊。原文链接: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f&Path=2283519512/33af1.cfm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