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興

《少年 Pi的奇幻漂流》的年青演員Suraj Sharma,學習的背景相當有趣。有印度中產精英階層那種氣質與良好教育,才藝多多,懂得印度 sitar、塔不拉鼓、傳統聲樂、彈keyboard、古武術、空手道,還說他學校裏足球比賽場場到。而他正入讀的,是德里的 St Stephen’s 學院,修讀哲學。

十幾歲就要學那麼多,好容易令人想到另一位近期熱門印度作家 ChetanBhagat3 Idiots原作者)書中寫到那種受家庭壓力一定要讀書成功又要課餘活動多多的呆子。而「三傻」能大受歡迎,確實在於它能跟這種怪獸家長以及被單一成功標準折磨的學生產生普世共鳴。而 Pi之所以同樣能引起人們興趣,也是為着故事帶出的生命的多種可能,以及對多元價值觀的尊重。


Sharma顯然不是個書呆子。看他接受訪問,修養好,有識見,談吐得體,他學的課外興趣可能比香港學生更多更精吧,但看來非常享受,還有時間去接拍大片,就令人相信,世界可能真不公平,真有「才」這回事。

這種大體養成,大抵和他成長碰到的宗教背景有關。看他自述,他從小宗教接觸就很廣,而且很包容。這點讓人覺得以他演 Pi相當適合──漂流遇險的Pi,正好讓他接觸到不同的文明,故事的一個重點正是:他自自然然地發展出一種泛神論觀點,去到哪裏,就相信當地的神為真神,沒有所謂某一特定宗教專一無上的「神」,而可以是伊斯蘭教的、基督教的、猶太教的、佛教的、印度教的神,去到不同地方,就是該地的神。

Shama憶述,他生長的德里,曾受伊斯蘭文化控制,歷史與文化上有其混和元素,而他本身的家庭則為印度教,至於他現在攻讀的,則是一所基督教大學,看來活生生就有少年 Pi的影子。而在當中我看到的,其實還有李安。一個加拿大作家寫印度小孩漂流的小說,由荷李活拍攝,找來台灣導演執導,本身就很多元。在外面打滾那麼多年,對不同文化的包容,汲取養份,兼收並蓄,李安一直給人的就是這儒雅的印象,拍什麼也可以,失手也正常,但更多是成熟的技術,以至開放的心。更有理由相信,Pi也是李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