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欲閱讀全部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主編的話】
在毛澤東的陰影下 文/長平
新政權最受歡迎的舉措是「八項規定」。對我來說,這等於重溫《毛澤東選集》——每一條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原話。
【封面故事】
走不下神壇的毛澤東 文/高茂
真實的毛澤東如何已經無人在意。毛澤東思想幻化成一個符號,與政權共生,與社會同構。
大陸毛派缺乏社會基礎 文/莫之許
雖然具體社會問題催生「毛主義的民間復興」,但毛派無力引領社會思潮和進行有效的社會動員,他們不過是虛幻的力量。
袁庾華:我是毛主席的戰士 文/余聲
人們稱他是今天中國毛派的旗手。他的觀點在毛派中頗具代表性。他提醒人們:「哪怕共產黨不在,毛也已經滲入到民族的血液裏。」
「去毛」行動緣何步步維艱 文/木然
中國政治的前行,在於打破毛澤東思想的內在邏輯,讓普世價值成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阿基米德支點。
香港「老左」:我們曾以為一鋪可以翻身 文/雨文
15歲參與大躍進,24歲參與六七暴動,放置真假炸彈。陳伯說:「我們都是香港出生、香港長大,未回過大陸,未見過大陸的苦況,自己只是個熱血青年,認為毛澤東提出的人民大翻身,真的可以令我們一鋪翻身。」
東南亞毛主義革命回顧:加冕未成的東方共產教皇 文/洪雨
從50年代開始,東南亞各國因為中共輸出革命而陷入了近30年的動盪,毛主義的危害並非僅僅發生在中國國內。
【中國】
不自焚,能怎麼做? 文/王力雄
達賴喇嘛確定的目標是實現西藏的真正自治。然而整體的民族區域自治取決於中國政府的同意,不現實,但分解為小目標,從每個村莊的自治開始,就不再是遙不可及。
【特別報道】
諾獎之後·高密平安莊:莫言的魔幻東北鄉 文/楊猛
第三届高密紅高粱節在莫言的家鄉高密開幕。作為開幕式貴賓的莫言和地方領導談笑風生,隨後又和官員在開發商陪同下一起視察了一塊即將開發的土地。
諾獎之後·玉淵潭9號院:只是想送你一瓶葡萄酒 文/莊之道
自丈夫劉曉波在兩年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劉霞就被當局軟禁,已逾26個月。他們的朋友發起各種探訪行動,期望能見劉霞一面。
【國際】
成功發射衛星:朝鮮再掀東北亞地區安全危機 文/于曉舟
朝鮮已成為東北亞地區安全最不穩定的因素。中國軍方對朝鮮此次發射衞星大為緊張,第二炮兵部隊立即召開高層會議,討論事態發展。
獨立紀錄片《自由機》:英國導演拍香港90後社會運動 文/鍾錦玲
香港現在還剩下一點點言論空間和自由,我希望透過紀錄片盡一點力,讓這扇「自由之窗」能愈來愈寬,而不是愈收愈窄。
【台灣】
台灣民眾眼中的釣島風雲 文/陳敏鳳
一項台灣民意調查顯示,即便考慮了黨派傾向和統獨立場,在釣魚島歸屬問題上,民眾對台灣和中國的支持度明顯高於日本。
【香港】
律政司主動提人大釋法:香港法治風暴山雨欲來 文/陳嘯軒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包致金,在退休前曾擔心法治風暴將不久吹至。政府近日提出人大釋法建議,正有山雨欲來之勢。
【人物】
深港水貨客:行走在邊境之地 文/劉冉
他們每日往返於香港和深圳之間,行李裏裝滿奶粉、尿片、香煙。他們的年齡、衣著、樣貌、國籍乃至個人的故事都相差甚遠,但他們卻有一個統一的稱呼:「水貨客」。
【文化·專題】
音樂節狂潮:我們離真正的自由有多遠?
編者按:夜色下海水動盪、高廈華燈,飛機不時掠過,結他電聲轟鳴,人群自由曼舞或閒坐草地……一些瞬間,此處彷彿不再是日擁夜擠的香港,而變身四十幾年前的Woodstock。也無需同那已成傳奇的經典年代相比,只看本城這個暖冬音樂節熱潮,現場、回顧與分析中,我們是在怎樣的困境裏,期盼着怎樣的自由?
文藝復興音樂節:渡海合唱一首歌 文/雷旋
這個演出為什麼在香港?因為巴奈很難去北京,周雲蓬到台北也很麻煩,而香港,志在四方。
Clockenflap:全香港的外國人都趕來了 文/雷旋
當中國樂隊或亞洲樂隊變得更成熟,更有號召力,本地樂迷和外國樂迷自然能達到平衡。
自由野Free Space:藝術就是不斷驚奇 文/雷旋
很少音樂節是這樣融合不同風格。在草地、集市、創意活動流連的人比舞台前還多。
我們等了二十年,嗎?——從香港獨立音樂空間變化看音樂節熱潮 文/黃津珏
香港獨立音樂演出場地長年匱乏,樂隊數量不斷增加,卻只有三兩場地,間接造成獨立樂隊渴望玩比賽的現象。
【文化·現場】
專訪中國導演陸川:王的宴席直貫兩千年 文/朱曉玢 攝影/鍾卓明
「電影(《王的盛宴》)在多倫多放映的時候,那裏的留學生幾乎都看懂了。很奇怪,在大陸,很多年輕觀眾說看不懂。」
【文化·書評】
齊澤克:回眸革命 文/周思中
左翼或馬克思主義仍然是有意義的旗幟嗎?問題會否更是,左派還有否樂觀的條件?正正在這點上,新作The Year of Dreaming Dangerously或許是齊澤克應時之餘最誠懇真摯的作品之一。
【文化·詩歌】
監禁 詩/南方
監禁的反面,監禁的對面,都只有一個詞、一個存在——解放。19世紀的「思想」、20世紀的「實踐」,直至21世紀苟延至今的「大失敗」殘餘——極權主義——造就的「新階級」正在繼續遭遇它的覆滅。這首詩是「革命」的輓辭、也是「反革命」的驪歌,「反抗詩學」是其精粹,對「革命」、「反革命」的對位關係完成了詩意修辭學上的必要修正。(主持/周瓚)
【專欄】
教育平權運動的動員策略 文/吳強
貌似由單個行動和討論組成的教育平權運動已廣泛捲入非政府組織、公民社會討論、知識分子和受害者的參與,行動樣式包括請願和訴訟,甚至引發反運動,運動正日益壯大。
《舊制度和大革命》的教訓 文/徐賁
在法國革命中,對自由的要求晚於對平等的要求,而對自由的要求卻又首先消失。這和中國相似。革命吞噬自由,後果便是要求自由的法國人甘願在一個主子的統治下過自以為是平等的生活。
焚非焚,法非法——藏人自焚的象徵 文/侍建宇
透過《意見》,中國司法部門將自焚行動變成犯罪行為。自焚藏人因而被視為中華民族叛徒的「象徵負債」及西藏民族英雄的「象徵資本」。從此焚非焚,法亦非法。
那制約與孕育我們的空間 文/鄧小樺
香港不是無夢的城巿,它只是有太多夢想破滅過,因而總是擔心於「種種原因」。但微小的夢想,難道就不是夢想麼?既要背負「種種原因」,又要保有夢想,我城藝術工作者的尊嚴,乃在其千迴百轉——香港獨特的印記。
面對中共的媒體入侵 文/宮鈴
香港回歸後,不少知識分子抱怨言論空間明顯緊縮,但明報上仍然可見對中共當局擲地有聲的批判。相比之下,中華民國卻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中間的差別在於台灣人究竟有沒有意識到,言論自由是需要傾盡所有來維護的?
2013網絡自由之年? 文/毛向輝
兩年前,我也在Longbets上發表了一個長期預測(編號613),我設立的挑戰是:到2013年底,中國的牆將失去效用。
被逼眾生相:內奸 文/陳希我
對內奸應該怎麽辦?群毆!不夠。趕出去!還不夠。滅口!他被揪出個把柄,隨便就可以揪出個把柄,送進了監獄。
如果這是西藏人的樂土 文/林輝
如果印度是西藏人的最後樂土,尼泊爾就幾乎是他們通往樂土的必經之路。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