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是一个从分享书籍、电影、音乐起步的网站,虽然现在已经做了很多新产品,在几经改版和用户增长之后被一些人诟病为“天涯化”,但毕竟仍然以“文化”为核心特色,用户也以所谓“文青”为主。然而可悲的是,从我经历的一些事来看,豆瓣的硬伤之一恰恰在于网站的管理者没文化。

我宣布离开豆瓣已经两年多(退出的原因请点击这里这里),但没有注销帐号,依然能够收到新的留言和豆邮。

上个月,我的邮箱中收到一封系统邮件。

来自: 系统邮件
时间: 2012-11-27 16:25

话题: 你发表的内容已转移

非常遗憾,你发表的 重建社会,重拾正义 ,因为 含有社区指导原则不欢迎的时政或意识形态内容 已转为仅自己可见的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249503337/
谢谢你的分享。

——系统邮件中心

那么,让我们看看这篇“含有社区指导原则不欢迎的时政或意识形态内容”的书评吧,这是2006年初读过崔卫平老师《正义之前》之后写下的书评。原文粘贴如下。

重建社会,重拾正义
2006-01-08 23:06:16

有两位出生于1950年代的华人女性知识分子在我的心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她们都从文学出身,但脚步又都不约而同地迈向了思想、文化批评和社会批评。她们是当之无愧的公共知识分子,又是这个群体中少有的女性——也许正是女性和文学出身这两个共同的特点使得她们的观点缜密而鲜明、文字细腻而亲和。也许你已经能猜出来,她们的名字是龙应台和崔卫平。

也许是因为封锁的原因,龙应台近来在大陆发表的作品大多是随笔和与儿子安德烈的书信,未见有如2004年春天的《为台湾民主辩护》般深刻的文字,略显遗憾。而这时,崔卫平的新书出版的消息就不能不让人兴奋了。

这本名为《正义之前》的文集基本延续了《积极生活》的内容和风格,虽然厚度减少了不少,但文字的重量丝毫未轻。除了继续探讨哈维尔和汉娜·阿伦特反对极权主义、重建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之外,书中重点讨论的一个人物是亚当·米奇尼克——被成为“甘地”、“路德”的波兰民主斗士。

用崔卫平的话说,捷克的哈维尔是道德语言(“良心先于政治”),而波兰的米奇尼克是政治语言。尽管二者采取的方式不同,但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反对极权统治,重建一个公民社会。崔卫平在写给羽戈的信中说,哈维尔的“良心”和米奇尼克的“社会”都是这种自发的起点,都具有既是反抗、又是寻求自身出发点的含义,用阿伦特的话来说,即“开端”的意义。

《正义之前》这本书作为单独篇章提到的人物还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诗人米沃什,以及匈牙利导演伊斯特万·萨博。作为中东欧地区的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文学、艺术,更是这个复杂世界和每一个有限自我的观照。

在书的最后,是作者发表于《中国新闻周刊》的专栏评论小辑,主题为“重建社会”。事实上,在我看来这也是全书的主题。崔卫平引入瓦茨拉夫·哈维尔、引入汉娜·阿伦特、再到现在引入亚当·米奇尼克,除了研究其本身的价值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在于期望为今天中国社会的重建提供可借鉴的资源。由于意识形态上的相似性,中东欧的资源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是重大的。这个仍然以欺骗和谎言为常态、法治的道路步履维艰、腐败与强权依然横行的社会,也许正处在正义的前夜。而为了正义真正到来的那一天,为了重建起一个自由民主的公民社会,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而第一步,应该是重拾思考的武器,对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进行一次中断,也许一次短暂的思考便会使你的人生大不相同。

最后想提到的一点是,书中收入了《传唱英雄的故事——关于记录片》一文。而最近由吉林艺术学院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寻找林昭的灵魂》而被校方停课引发的事件正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讨论。这一事件无疑凸显了重建社会、重拾正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很想当面问一问决定删去我这篇书评的人:究竟是哪个字、哪句话、哪条观点违背了你们的社区指导原则?如果像我这篇书评这样克制的文字都通不过你们的审查,你们能接受的尺度在哪里?我的书评尺度完全没有超过崔老师书的尺度,为什么这本书可以合法出版发行,而我的书评则要被关小黑屋?如果真的违反了你们的社区指导原则,为何在这篇书评发出来之后的近7年时间里都没有处理?甚至,我很怀疑你们是否真的读懂了我写的东西?

我想再次重申的是:我深知在大陆运营网站的难处——尤其是对于用户贡献内容的网站而言,审查的压力和政治风险都非常大。我完全认同“不做自杀式网站”。如果我真的写了一篇超出红线的文章然后被删除了,甚至被销号了,我都没什么好说的。

我不能认同的,是网站管理者因为自身的无知和傲慢,扛起“政治风险”的大旗,驱逐严肃、理性的内容。更悲哀的是,这家网站的一大块内容还是在做阅读。

我的书评题目叫“重建社会,重拾正义”,强调的是“重拾思考的武器,对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进行一次中断”。其实,说得夸张一点,豆瓣这样由无文化者管理的“文化”网站就是我们重建社会、重拾正义的障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