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就地高考,拒绝异地高考
杨支柱
最近上海无户籍辍学少年占海特的父亲因为走上街头要求平等的受教育权并且不服从警察的劝说,而被上海警方以涉嫌妨碍公务的罪名刑事拘留(据许志永说已经释放回家)。这一事件将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高考平权运动推向了风口浪尖,许多大名鼎鼎的知识分子纷纷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是在我看来,“异地高考”这个词完全被他们用错了。“异地高考”本质上是就地高考!因为未成年人的住所理所当然就是其父母的住所!
就地高考成为争论本身就是一种国耻!因为未成年子女跟父母一起生活的权利是最基本的人权,而不能就地高考逼迫他们高中阶段(大部分时间尚未成年)只能留在法律人为制造的户籍所在地当留守儿童,导致骨肉分离!
此外,无论是从跟本地户籍孩子受教育权平等的角度看,还是从父母纳税义务和子女受教育福利对地方财政的对应性角度看,也都应该让孩子们就地上学、就地考试。
在现行按省划分名额的体制下,无当地户籍孩子就地高考客观上会分享京津沪本地户口学生的高考特权,这会产生高考移民,防止这种移民的办法大概就是要求考生具备在当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完整学籍了。但是这将剥夺考生父母自由迁徙的权利:无论另一个省的城市提供一个多么富有吸引力的工资或工作条件,只要孩子在读高中,父母都必须放弃自己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无法参加高考!因此学籍限制并不比户籍限制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分享特权不能作为反对无户籍孩子就地高考的理由,除了跟父母一起生活的权利是更基本的人权之外,也因为反对特权的正当方式决不可能是死死地维护特权不被他人分享,而是直接取消特权者的特权,或者通过普惠的方式变相使特权消失。
但是分享高考特权却使得这一诉求不能取得多数民众支持,而靠就地高考呼吁者的力量根本就不是户籍既得利益集团的对手。如果要求就地高考的人们把农村留守儿童的利益结合进来,在呼吁就地高考的同时也呼吁“我不要离开爸爸妈妈”,立即就能获得数量大几倍的盟军,也在道义上立于不败之地。那些要求“放开二胎”的人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撇开同盟者而指望单独跟利益集团媾和。
因此要求就地高考的孩子们及其父母应该站到公共利益的立场上,要求取消按省分名额的传统,实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全国统一高考还是高校自主命题都可以做到这一点。这在技术上比在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分配名额不是更复杂,而是更简单。按成绩录取同时也是保证学生有相当知识和智力基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用照顾西部落后地区来为按省市自治区划分名额辩护,既没有事实证据(还不如照顾京津沪多),理论上也不成立。对西部省区的照顾政策实际受惠者是西部的大城市,那里的教育条件远高于湘西农村!游牧者连初中都毕业不了怎么可能享受到高考优惠?照顾的结果则是这些地方的智力外流!扶贫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而不是搞高考名额优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