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控”情结的背后是“大哥”的短缺
杨支柱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某大型婚恋交友平台联合发布《2012-201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报告称,18~25岁之间的女性70%有“大叔控情结”,真正和大叔有过恋爱经历的也达17%。(2012年12月27日《南方都市报》)
一些人把“大叔控”看作“物质控”或“金钱控”,指责“大叔控”女孩“有青春肉体与金钱交易嫌疑”。另一些人则将“物质控”或“金钱控”明确排除在“大叔控”之外。
不过现实生活中“大叔”往往既普遍比年轻人富裕、社会地位较高,也普遍年轻人稳重、体贴从而更能给女孩安全感,这使得“大叔控”们自己都很难分辨到底为什么会成为“大叔控”,要说服别人谈何容易。
使“大叔控”更加百口莫辩的,是真正实现老少配的“大叔”往往是社会地位比较高、知名度比较大或者比较富有的“大叔”。“大爷”就更是如此!
其实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无论是大哥还是大叔,财富和社会地位都在婚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以此指责女孩拜金并不公平。倒退三十年,中国人一样重视物质财富,无论男女。口袋里没钱的男人就是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就不敢主动追求。你不主动追求,难道还指望人家姑娘来追你不成?女人需要高富帅,更需要被追求、被呵护。那时老少配少得多,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叔”家庭观念较强、家庭负担较重(孩子多),没有那么多闲“大叔”。而对家庭和家庭观念打击最大的,则莫过于四十年的计划生育。
报道没有说调查对象是来自农村的多还是来自城市的多,但“豆瓣网”上那些“大叔控”小组显然以城市女孩占绝对优势。独生女没有哥哥,恋父情结较重可以理解。其实独生子未必穷,但跟“大叔”那一代人比,缺少的东西岂止是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儿女双全的梦想寄托到一个孩子身上,确实容易造成男不男、女不女的结果。于是独生女面临的同代人,无非是让她感觉不到被呵护的独生子与被自卑情绪笼罩不敢追求她的“超生”兄弟。从这个角度看,与其关注女孩爱“大叔”,不如检讨男孩为什么不“大哥”!
事实上,由于城市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只有第一个是女孩的才能生二孩,大哥在中国大陆已经基本绝迹!大哥既已不存,“大哥”精神安在?“大哥”的短缺不但导致女孩择偶理想转向“大叔”,还极可能导致中国未来商业和政治领袖的短缺。这对中国经济和中国政治肯定会造成不良影响。
“大叔控”情结对于婚姻“市场”的影响远不如70%、17%这两个数据显示的那么大。南京民政局统计过近年南京人的婚龄,夫妻相差10岁以上不多,只占到2.7%。(金陵晚报2012年12月26日)这是可信的。对于绝大多数“大叔”来说,虽然比年轻人富有,但财富依然有限,即使有“贼心”也没那“贼胆”:妻离子(或女)散以后财富减少一大半,中年又是下坡路的开始,他要是给了女孩安全感,怕是自己就没安全感了。所以对于年轻男人来说,“大叔”没那么可怕,可怕的还是自己不像大哥,以至于一些女孩宁可当“剩女”!
真正对中国未来婚姻“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的,不是“大叔控”,而是性别比的失衡。20年后中国25-45岁的男人比20-40岁的女人多出4000万,这还没考虑女孩过少引发的不安全感,它跟“大哥”的短缺相结合,会进一步促使年轻女性往发达国家移民。希望国家计生委大力宣扬“大叔控”不是为了误导视听、推卸责任。
2013年1月2日 南方都市报,发表时略有删节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