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平

歲末的晚上,去朋友家吃飯。從中國來的老人家告訴我們,她在本城「亞洲超市」買的蔬菜,都是沿襲在北京的生活經驗,用鹽水泡過數小時的,可以放心食用。其實,這家超市是越南人開的,貨品主要來自越南、日本和韓國,基本上沒有中國製造,更不用說只能產自本地的新鮮蔬菜了。

朋友的妻子補充說,附近城市裏中國人開的「亞洲超市」,倒真的要倍加小心。有一次她發現貨架上的某種調料已經超過了保質期,並告訴了老闆。下一次再去的時候,她竟然看見老闆拿着同樣的調料,指着同樣的數位,告訴不懂中文的本地人,這不是有效截止日期,而是生產日期。

和其他中國人一樣,我總是在心裏辯解說,這些都是個別現象。但是我不得不承認,無論是個別現象還是純屬誤解,「亞洲超市」的名聲就這樣遭到了玷污。

不過,「亞洲超市」從來不缺少顧客。我猜想原因如下:第一,消費者理性地明白,「亞洲超市」貨品品質並不比其他超市更差;第二,即便「亞洲超市」存在品質問題,也還遠遠沒有到危害公眾健康的地步;第三,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的「思鄉病」,以及西方人的「東方主義」,令「亞洲超市」煥發出來的異國情調,足以抵消它可能真正存在的品質問題。甚至,它所隱含的某種品質問題,比如某些食品的成分不明,也成為異國情調的一部分。

我愿意用前两点来解释「亞洲超市」的品质问题。然而,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在更广泛的政治与社会层面,第三点正在越來越多地成為事實。無論從哪方面說,享受異國情調都意味着一定的冒險,這本身不在話下。問題在於,人口佔世界四分之一、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怎麼就成了異國情調呢?如果接受這樣的事實,就意味着這世界已經被扭曲變形得太厲害;如果不這樣看待,那麼就意味着世界要以現代文明的要求追究中國帶來的問題,這對西方世界來說無疑是一個難題。

很多革命都是從餐桌話題開始的。這些年來,並非像習近平曾經宣稱的那樣,「中國沒有輸出革命」,而是通過衣食住行等生活細則,對全世界進行觀念的改變。從正義原則來看,這些革命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經常想起中學課本上介紹李大釗憧憬共產黨革命未來時的豪言壯語:「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正如溫克堅先生所分析的那樣,「本期《陽光時務週刊》所呈現的,從結石寶寶,工傷,慢性中毒,癌症村,精神病,到塵肺病等領域,我們發現幾乎每一種疾病後面,都有國家的有形之手在扭曲甚至加重着病患者的痛苦」。官僚機器不僅製造了無數的中國病人,它本身也是一個病態的存在,中國官員是世界上最大的精神疾病群落。

我想要進一步說明的是,中國正在改變世界,中國特色正在成為世界特色,中國病菌正在感染世界。隨着基辛格、施羅德、布雷爾等世界政要在中國的生意越做越大,為中國政府的扭曲行為辯解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隨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一步全球化,被中國政府從幼稚園開始培養出來的變態人格,就會越來越廣泛地存在於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中國特色的政治遊戲在國際社會中得心應手,本身就是這個世界自甘墮落的表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