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周事件成为微博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围观,越来越多的人发声,越来越多的人掺和。甚至,“围观”还从网上蔓延到了马路上--1月7日,南方报业集团门口出现了部分人员聚集,有人要驱逐宣传官员,有人要争取新闻自由。
正确看待这起事件,必须立足事件本身。否则人多嘴杂,音高心乱,如果只是人云亦云,大嗓门喊口号、唱高调,则既显得无厘头,又很不负责任。
这件事本身,是《南方周末》部分采编员工与管理层及主管部门之间爆发的一次冲突。眼下,事件仍在调查,沟通仍在继续。也就是说,事实尚不清楚,当事方还在辩论,但好多围观的与事件本身无关的各色人等,已经把案给“断”了,把双方给“判”了。并且,事件本身只涉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问题,但围观者起哄的调门、抛出的诉求,比当事人要高得多。
当事双方之间矛盾,从各版本的《声明》,以及南周部分采编员工的微博,能看出是对主管部门以及管理层具体工作方法的强烈不满--关于工作方法的问题,应该是可以沟通和协调的,也是可以问责的。至于最后如何协调,要看双方的沟通深度和管理层的政治智慧。
一些围观者人为,矛盾双方水火不容,必须你死我活。甚至有人无限拔高,认为这是对至高无上的新闻自由的誓死争取。这种认识差矣--中国向来新闻自由,否则,何来《南方周末》?何来众人击节赞叹的十数篇新年献词?如果说《南方周末》办得好,那就是中国新闻足够自由。
众所周知,《南方周末》隶属于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周末》就是《南方日报》的子报。再换句话说,《南方周末》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报事业的一部分,是中共广东省委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党的宣传工作在具体执行中,内部出现了意见不一致,甚至出现了争吵、矛盾和纠纷,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与宪政、新闻自由等等,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事情。
在社会主义中国,报纸是党的宣传工具。党管媒体,这是铁打的原则,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全世界。报纸的作用,就是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统一群众认识,此外还可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给党传递来自基层的信息。报纸就是党的耳目喉舌,《南方周末》也是--过去是,现在是,未来还是。多年以来,《南方周末》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编辑记者,他们是党管下的南方报业集团经过精心选拔、招聘而来的,他们也是党的新闻工作者。
《南方周末》是份好报纸,很多人爱读,正在于这些优秀的党的新闻工作者。二十多年以来,《南方周末》所刊登的新闻报道、评论,以及大家记忆犹新的精彩的历年新年献词,宣传的都是党的理念,都在党的大政方针的框架之内,都是党的宣传意图的具体体现,都推动了党的事业向前发展。必须了解,《南方周末》和党的宣传事业向来都是统一的,而不是孤立的,更不是对立的。这也是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体现和明证。
即便撇开南周“新年献词”事件,我们的报纸作为党的宣传事业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介入指导报纸采编工作,这在历史上也是惯例。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经常为党报采写消息,撰写言论。党报的重要言论,就是党的声音和旗帜。眼下,南周事件中双方的争论内容,是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宽严适度的问题。如果把对具体工作方法的争论刻意扩大化、政治化、对立化、歪曲化,不仅不利于事情向好的方向解决,会伤及当事者,更会伤及许多人所喜爱的《南方周末》。(江城)
来源:中青网